孩子怎样睡更安全?美国儿科学会有新指南了( 二 )


一些妈妈可能会担心另外一个问题,半夜把宝宝抱到大人床上喂夜奶,关于万一睡着了怎么办?其实这种状况确实是很危险,新的指南中也提到了,为了降低风险,喂夜奶时大人床上也应避免有毯子,枕头或者其他的柔软物件,一旦醒来,要第一时间将宝宝放回到自己的小床或者摇篮 。
另外,指南也首次提出,当家长与婴儿一起在沙发,扶手椅或者躺椅等地方一起躺着休息,或者喂奶时,一定注意注意保持清醒,永远不能让婴儿在这些环境里睡着,因为这些地方有极高的睡眠意外死亡风险 。
白天小睡或者夜睡可以试用奶嘴
研究发现使用奶嘴可以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风险,但是其中原理还没完全明确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次的指南中提到,即使奶嘴在睡觉过程中掉出来了,这个保护性作用仍然存在 。
避免婴幼儿过热及遮盖头面部
过热可以增加婴幼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但在不同的研究中,对于“过热”的定义存在差异,所以指南里面并没有直接告诉到底几度才是过热 。通常来讲,可以参照父母着衣的舒适度,婴幼儿最多只比父母多一层 。同时,家长应该注意及时的观察婴幼儿过热或者过冷,及时增减衣物 。如果孩子的手温热潮湿了,脸上红红烫烫的,通常说明已经过热了 。
按常规接种疫苗
目前没有疫苗接种会导致婴儿猝死综合征的证据; 事实上,最新的证据表明疫苗接种还可能可以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给孩子提供保护 。
孕期及产后吸烟,饮酒以及使用违禁药品,会增加婴儿睡眠意外风险
孕期吸烟,以及孕妈妈或者婴儿暴露于吸烟环境都是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均需避免 。另外,如果婴儿与吸烟的家长同床,即使家长没在床上吸烟,睡眠意外的风险也会增高 。
与吸烟类似的另外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就是饮酒或者服用有镇静作用的药物 。指南里提出,家长喝酒或使用违禁药品,与婴儿同床睡觉时,会使孩子面对极高的睡眠意外风险 。
与安全睡眠环境指南相违背的产品,不管宣称为什么功效都应该拒绝使用
市面上各类婴幼儿商品层出不穷,而且多喜欢宣称一些特殊作用和功效 。美国儿科学会最新指南里指出,需要避免使用各类定型枕,隔离垫,或者其他的宣称可以帮助固定姿势(比如睡姿或者头位),能帮助孩子和大人同床时互相隔离的产品 。
我们面对眼花缭乱的产品无从选择时,最好的做法是回顾一下安全睡眠的基本要点,只要与这些原则相违背,那不管产品功能介绍有多神奇,也应该拒绝使用 。
在婴幼儿清醒时,建议在家长监护下伏趴活动来,以促进发育,减少头型异常风险 。
每次说到仰卧位睡眠的时候,很多家长都担心扁头的问题 。这次指南里也的确兼顾到了这个担忧,依然建议在孩子清醒多伏趴,不仅可以帮助练习抬头,增加颈肩部位的肌肉力量,同时也减少扁头之类体位性头型异常的担心 。至于到底一天几次,每次多久的伏趴,指南里并没有明确的数值和推荐,但是通常来讲是以宝宝舒适为前提,如果宝宝哭闹拒绝,那自然应该及时停止 。
没有证据支持使用襁褓或者包裹可以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
对于小幼儿合理的包裹或者襁褓是一种常用的安抚方式,但是必须要做到仰卧位,因为包裹着的宝宝如果在俯卧或者不小心翻身俯卧有很高的窒息死亡风险 。因此,最新的指南里提出,一旦婴儿体现翻身的意愿,就应该停止包裹或者使用襁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