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慌慌张张的莎莎》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慌慌张张的莎莎》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大班语言《慌慌张张的莎莎》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学习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莎莎的动作表情 。丰富词汇:慌慌张张,能结合录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造性地讲述莎莎迟到的原因,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慌慌张张的莎莎》教案吧 。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莎莎的动作表情 。丰富词汇:慌慌张张 。
2.能结合录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造性地讲述莎莎迟到的原因 。
3.懂得做事要有条理,为上小学做准备 。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
活动准备
情境录像,丰富幼儿上小学前的相关经验 。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谈话,引入主题
师:
过一段时间,小朋友就要上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有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叫莎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她的故事 。
【大班语言《慌慌张张的莎莎》教案反思】二、分段播放情境录像,幼儿观看并讲述
1.播放第一段
观看前要求:请小朋友仔细观看,莎莎在什么时间做了哪些事情?她是怎样做的?
(1)观看后提问:莎莎在什么时间做了哪些事情?她是怎样做的?
(2)引导幼儿进一步讲述(莎莎起床后先穿什么?她是怎样找袜子的……丰富词汇:慌慌张张)
(3)幼儿讨论并完整讲述
(4)情感提升:引导幼儿谈谈怎样做就能避免上学前慌慌张张 。
2.播放第二段
观看前要求幼儿注意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以及莎
莎和妈妈之间说的话 。
(1)观看后提问: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莎莎和妈妈之间会说些什么?
(2)引导幼儿进一步讲述(收拾书包时,妈妈会对莎莎说些什么?来到学校门口莎莎不用说话就会有人给她开门吗……)
(3)请幼儿完整讲述,鼓励幼儿讲评 。
(4)情感提升:莎莎在上学出门前收拾书包合适吗?应该什么时间收拾?她还有哪些事没有做?为什么妈妈没让她做完再去上学?迟到有什么不好?
3.讨论莎莎迟到的原因
(1)讨论:莎莎为什么会迟到?她该怎么做?
(2)共同小结:每天晚上睡觉前要把第二天需要的东西整理好,就不用慌慌张张找这找那了 。
三、鼓励幼儿完整讲述
1.同伴间互相讲述,教师指导 。
2.幼儿个别讲述,鼓励幼儿讲评 。
3.情感提升:你觉得你成为小学生后会怎样做?
四、幼儿看改变后的莎莎
莎莎迟到后心情特别难受,后来她怎样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
附讲述参考:
慌慌张张的莎莎
“莎莎.快起来!起来,穿衣服了!”妈妈对莎莎喊 。莎莎醒过来,可她不想起床,还想再躺一会儿 。
“莎莎,起来!再晚就来不及了!”妈妈又高声喊起来 。莎莎没办法,只好起来 。先穿袜子,一看,袜子不见了 。
“我的袜子在哪里?”莎莎喊起来 。妈妈和莎莎一起找 。椅子上——没有.地上——没有,沙发上——还是没有 。
妈妈抱起被子一抖,啊呀!找到了.就在被窝里呀 。
该穿鞋子了 。可是鞋子在哪儿呢?桌子下面——没有,床底下——也没有 。“在窗台上呢!”妈妈生气地喊起来 。
莎莎就这样慌慌张张地找袜子、找鞋子、找衣服,不停地找 。
妈妈看急地喊:“快走!再不走,就要迟到了!”
“不行!我的书包还没收拾呢!”莎莎慌了神,手忙脚乱地收拾起来 。书本、作业簿、铅笔盒……莎莎找一样往书包里塞一样,慌慌张张拿上书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