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 怎样才安全科学?

生孩子这件事,也许对大多数的女性来说,都是既盼望又恐惧,必须咬着牙关、硬着头皮甚至是豁出性命去闯的一道关口 。我是一名27岁的、刚刚荣升妈妈行列的人 。对生孩子的恐惧可以一直追溯到我的童年时代 。我的一个远房表姑在一次难产中失去了性命 。当时,大人的哭泣和叹息、悲痛、阴霾的气氛、披麻戴孝的送葬队伍……全部被我和“生孩子”联系在了一起,深深刻进我幼小的心灵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从各种途径所得到的生孩子的印象,几乎无一例外是产妇撕心裂肺的惨叫、痛苦无助的挣扎、变形扭曲的面孔……虽然,现代医学已极大地降低了分娩过程的危险性,可每当提起十月怀胎和分娩过程,做了母亲的人都觉得是非常艰辛的 。这一切都加深了我对生孩子的畏惧 。
可我是那么喜欢孩子,尤其是遇到了我生命中的爱人后,心底深处,为自己爱的人生儿育女的念头更是一天天清晰起来 。因此,当我们的宝贝不期而至时,我义无反顾地选择将其留下 。
我对自己说,我要顺顺当当地生孩子,还要孩子健康漂亮、聪明活泼 。为此,我拿出十二万分的热情与精力投入到优生优育的“事业”中 。那九个多月时间,我读了不下三十本各种相关的书籍,定期去听孕产讲座,经常向妈妈们聊天取经,笔记都做了三万多字 。每天,我坚持均衡的营养,合理的锻炼,耐心的胎教,关于分娩方式、过程、注意事项等,我更是熟记到简直可以开讲座的程度 。知识的积累确实使我受益匪浅 。我不再认为分娩是一件可怕、危险、痛苦的事情 。我想,只要我了解产程,掌握正确的用力方法,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我的宝宝一定会平安出世的 。
对孩子的等待既是焦急的,又是甜蜜的 。我的预产期是9月25日 。23日夜里,我上厕所时觉得内裤有点湿,一看是见红了 。我知道临产前两个星期见红都是正常的,何况我还完全没有宫缩 。这样,一直到第二天天亮,我才和丈夫收拾东西去了医院 。
到了门诊,那位一直给我做产检的老教授给我仔细做了检查,建议我入院 。我躺到检查床上,护士推过来一台胎心监测仪,很快我就听到了“嘭——嘭——嘭——”的宝宝心跳声 。我正想闭上眼睛享受宝宝给我奏响的音乐,又有一个护士拿着本子走过来,边问边记录,末了,她笑着说:“你的医学常识很丰富呀!很多人都一问三不知,要都像你这样就好了!”这小小的恭维倒是给我增加了信心 。
住院第二天晚上9点多的时候,我的肚子开始痛了,我告诉丈夫,开始宫缩了,他便用力握紧我的手,另一只手给我轻轻揉着小腹 。有他安慰着,我感觉好多了 。丈夫很细心,将我每次宫缩的时间、间隔用小本子记得清清楚楚 。快12点的时候,我痛得在床上躺不住了,期间,护士来看了我好几次,直到见我宫缩已经缩短至三四分钟一次,便叫我到待产室去 。凌晨1点钟,助产士来了,她给我做了几次肛查以后,便给我人工破水 。
我的宫缩越来越密,仿佛才刚一停下就又来一次 。肚子里像钻进了一个发了疯的小人,正拿着刀在乱砍乱捅;又像是有一只手正在死劲撕扯着 。最糟糕的是,下腹和尾椎一个劲地往下坠,像坠着个秤砣,人就不由自主地想用力将它推出体外,可偏偏这时又不能用力,因为宫口还没有开全,那种难受劲太折磨人了 。尤其剧痛袭来时,以前学的腹式呼吸完全派不上用场,很多次我只有紧紧抓住床的栏杆 。两点钟时我的宫口开了三指,我问助产士大概什么时候生,她说可能六七点钟吧 。
终于被我熬到清晨6点 。助产士扶我上产床,有条不紊地消毒和做准备,我也振作了一下精神,等她说“可以用力了”,我马上配合宫缩,一次次地用力 。剧痛仿佛是洪水,一用力就像是开了闸,有了泄洪的通道 。当时我心里还有点疑惑:5点钟的时候宫口才开到六指,这么快就开到十指了吗?但基于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我没有追问 。当助产士再一次为我做肛查后对我说:“快别用力了,宫口还没开全,小孩的头都挤水肿了!”什么!我心想,孩子千万不能有差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