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粥吧”可行性企划报告

【“营养粥吧”可行性企划报告】食品论坛 “营养粥吧”可行性企划报钢泄?辔幕?amp;nbsp;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也是世界美食大国 。在中国四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粥的踪影伴随始终 。关于 ... - Discuz! Board
“营养粥吧”可行性企划报告

中国粥文化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也是世界美食大国 。在中国四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粥的踪影伴随始终 。关于粥的文字,最早见于周书:黄帝始烹谷为粥 。  
  中国的粥在四千年前主要为食用,2500年前始作药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有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用“火齐粥”治齐王病;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述:桂枝汤,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便是有力例证 。
  进入中古时期,粥的功能更是将“食用”、“药用”高度融合,进入了带有人文色彩的“养生”层次 。宋代苏东坡有书帖曰: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 。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作《粥食》诗一首:“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从而将世人对粥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  
  由此可见,粥与中国人的关系,正像粥本身一样,稠粘绵密,相濡以沫;粥作为一种传统食品,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更是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 。  
  如果说在古代,粥的意义和价值主要针对治疗疾病,那么进入现代社会,美食的范畴已大大拓宽,餐饮的概念已日新月异,人们对粥为什么还那样依恋、那般痴迷?  
  请看一位作家对喝粥的描述:"我惊奇地注意到碗里的粥,米粒烂开了,成为絮状,粥与水几乎不分 。我先尝了一口,奇异更甚 。淡淡的清甜,初始感觉不到粥粒的存在,未等下咽,粥突然自己滑了进去,然后就一下子没了 。于是连吃几口,果然不一般 。我把粥里的配料翻出来看看――只见有猪肝、粉肠、猪肚、猪腰、肉丸、葱花、姜丝,光从表面看是看不出什么奇怪之处的,当我喝下去的时候,便觉得直透七窍,再细嚼几口,满嘴暗香萦绕……"  
  如果说文人喜欢夸张,对于粥的描述免不了多一些泛美之词,那么你再读一读这首《南粤粥疗歌》,就知道平民对粥的朴实诠释了――  
  要想皮肤好,粥里加红枣 。
  若要不失眠,煮粥添白莲 。
  心虚气不足,粥加桂圃肉 。
  消暑解热毒,常食绿豆粥 。
  乌发又补肾,粥加核桃仁 。
  梦多又健忘,粥里加蛋黄 。

  再举一例:联合国规定的长寿地区标准是每百万人口中有百岁老人75位,而在江苏如皋市的145万人口中,百岁老人已达172位,90岁以上的老人更超过4000人!专家认为,这与如皋地区“二粥一饭”的独特饮食习惯有关,如皋百岁老人中有74%的人每天早晚吃粥,因为吃粥可以减少热量的摄入,防止肥胖,有效抑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发生 。
  关于粥,还要怎样去评说呢?无须考证历史,无须查询典籍,只须看一眼中国人的饭桌就心中释然了  
  随着信息的流通,市场的开放,中国的粥文化已被全世界广泛接纳和认可 。韩国汉城的松竹粥铺无人不晓、无人不知,店面虽旧,却总是门庭若市,蘑菇牡蛎粥一碗6000韩元,菜粥一碗5000韩元、鲍鱼粥一碗竟售价1.2万韩元,光是蛋粥所需的鸡蛋一天就要用300多个!
  近年来,粥在日本也广受欢迎 。过去日本人只有在生病时才喝粥,如今粥已成了他们最理想的健康食品,许多女性把粥当成理想的夜宵和早餐主食,超市还出现了十分畅销的真空包装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