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毁了波音?( 五 )


在两起事故后 , 随着对事故调查的不断推进 , 人们惊讶地发现 , 当波音在737 MAX上引进了MCAS系统之后 , 可能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安全性审查 。
由FAA组织成立的联合技术审查小组(JATR)在10月发布的一份69页的报告中称:

在提交给FAA的认证文件中 , MCAS没有被评估为具有完整和集成的功能 。
波音和FAA缺乏对系统功能及其安全性分析的自上而下的统一开发和评估 , 再加上大量零散的文档 , 使得难以评估是否完全证明了合规性 。
换言之 , 为了在和空客A320neo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 波音选择在关键安全问题上草率行事 , 安全检查程序不符合规定 , 甚至对监管机构FAA打马虎眼 。
原来那个强调安全、创新的波音 , 到底怎么了?
03 老大还用创新?!
波音的故事发端于美国西北部重镇西雅图 。
位于太平洋畔的西雅图 , 坐拥天然良港 , 背靠诸多山脉 , 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后 , 木材采伐和造船业长期以来是这里经济的主轴 。
1916年 , 在莱特兄弟发明动力飞机 , 也就是现代飞机后不到13年后 , 依靠木材生意发家的德裔美国人威廉·爱德华·波音与美国海军技师乔治·康拉德·韦斯特维尔特在西雅图共同创立了如今波音公司的前身:B&W(取自两人姓氏的首字母) 。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 波音获得了大量来自美国军方的订单 , 迅速成长为美国重要的飞机制造商 。
在战后相对和平的环境中 , 依靠轰炸机、战斗机发家的波音 , 不得不将目光投向民用航空 。但在这一领域 , 波音一直不敌老对手道格拉斯公司(即后来的麦道) 。
1950年代初 , 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 , 波音决定 , 将未来民航飞机的焦点对准当时并不为人们看好的喷气式飞机 。当时不少人认为 , 相较于以活塞发动机为引擎的飞机 , 喷气式飞机的研发和制造成本过高 。
尽管如此 , 波音依然认定 , 喷气式飞机才是未来民航飞机的方向 , 于是在1952决定投入1600万美元研发喷气式飞机 。
五年之后 , 在与道格拉斯同时期推出的喷气式客机DC-8在产品样式等方面数番竞争后 , 获得了美国航空等航空公司的青睐 , 拥有四个发动机的707成为当时最流行的飞机 , 一共生产了1010架 , 707也成为日后大获成功的727、737和757客机的原型机 。
1980年一架来自美国环球航空的707客机在上海虹桥机场 。
波音的进击之路并未就此终止 。
虽然707已经能够执行美国与欧洲之间的跨大西洋航线 , 但是1960年代 , 随着航空旅行的流行 , 泛美航空等美国航空公司希望开发更长距离的洲际航线 。
波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 其开发的全球首款宽体客机波音747在1968年正式问世 。
这款被世人称作”珍宝客机“(Jumbo Jet)的飞机 , 其翼展长度甚至超过莱特兄弟首次飞行的长度 。直至2007年空客A380投入服务之前 , 747维持了37年全球载客量最大客机的纪录 , 也带领波音成为美国当时三大客机生产商(波音、洛克希德和道格拉斯)之中唯一能够生产远洋巡航能力宽体机的公司 。
747巨大的荷载量也让这款飞机成为理想的货运机型 , 其机鼻处可以打开用来高效装卸大件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