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心商、德商、志商、恒商、关商、逆商 招聘选拔中如何测试情商( 二 )


2、德商 。
所谓“德商”,就是一个人的道德和品格修养 。古人云:“道之以德”,“德者得也” 。就是告诉我们要以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得到人生的成功 。“小胜在智,大胜在德” 。古今中外,一切真正的成功者,在道德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现实中的大量事实说明,很多人的失败,不是能力的失败,而是做人的失败、道德的失败 。目前全社会都在呼唤诚信,诚信已经成为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经济身份证 。在诚信面前宁可吃得一时之亏赢得海阔天空,不能占得一时便宜落得山穷水尽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学万学,要学会做人”讲的就是德的重要 。
  曾国藩为近代儒学大师,他立德立言立行,出色地弘扬了中国的传统道德,概括起来主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集体精神,提倡忠孝至上的人伦价值,推崇仁爱信恕的人本主义,追求崇高远大的人生理想,坚持勤俭淡泊的立身准则 。
3、志商 。
所谓“志商”,就是确立人生志向和目标的能力 。《三国演义》中曹操有句名言“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意思是说:要成为英雄(成功者),需要有两个条件,即大志和良谋,大志处于首要地位,大志是大成的首要决定因素 。美国哈佛大学曾对300名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其中仅15人有明确的志向和目标,20年后,这15个人的财产超过那285个人财产的总和 。人生是小志小成,大志大成 。许多人的失败,不是因为没有才干,而是缺乏志向和清晰的发展目标 。
曾国藩超尘脱俗的地方,就是他很早就能摆脱名利思想的束缚,而立志做圣贤 。他二十岁改名“涤生”,就是这一志趣的突出表现 。他在给儿子纪鸿的信中,曾直截地说:“吾有志学为圣贤” 。
4、恒商 。
所谓恒商,就是自我激励、持之以恒的的韧性和毅力 。曾国藩在咸丰七年十二月十四夜致沅弟书中阐明了自己对“恒”的深刻认识:“凡人作一事,便领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咸丰八年正月十九日致沅弟:“惟作事贵于有恒 。精力难于持久,必须日新又新,慎而加慎,庶几常葆令名,益崇德业 。”同治元年四月初四日谕纪泽:“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 。”同治四年七月十三日谕纪泽:“近年在军中阅书,稍觉有恒,然已晚矣 。故望尔等于少壮时,即从有恒二字痛下工夫,然须有情韵趣味,养得生机盎然,乃可历久不衰,若拘苦疲困,则不能真有恒也 。”
曾国藩的恒心突出表现在他一生坚持读书、练字、写日记上 。他从道光19年(1839年)29岁时起,始作日记,持之以恒,至终不辍,最后一篇日记是同治11年(1872年)3月11日,即他病逝的前一天,他坚持写了33年日记 。真正是“学到老,活到老,改造到老” 。
5、关商 。
所谓“关商”,就是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把握自己和他人感情的能力 。关商高的人,人见人爱,总是能得到很多人际关系的资源 。
(1)曾国藩对长辈孝顺 。曾国藩不仅带头事亲至孝、以身垂范,而且反复告诫家人说:今人都将“学”字看错了,若细读“贤贤易也”一章,则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 。于“孝悌”两字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何不日日在“孝悌”两字上用功…务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无一时不安乐,无一日不顺适;下而兄弟妻子皆蔼然有恩,秩然有序,此真大学问也 。
(2)曾国藩对子弟关切 。曾国藩对国荃、国潢兄弟和儿子纪泽等,可以说是十分用心,关切备至 。曾国潢在乡下常常流露出满腔骄傲之气,他便在家信中以“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告诫之;曾国荃作战勇猛有余,稳重不足,他便以“稳守稳打,不轻进,不轻退”告诫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