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心商、德商、志商、恒商、关商、逆商 招聘选拔中如何测试情商( 三 )


(3)曾国藩对皇室忠诚 。曾国藩以宋明理学为指导思想,“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 。”(《曾文正公家训》)处理与清朝皇室的关系,就是要忠于朝廷、忠于皇帝 。他在道光年间官运亨通,对道光皇帝是非常感激的 。他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六月十七日写信给祖父说,“由从四品骤升二品,超越四级,迁擢不次”,“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咸丰元年(1851)五月十四日,又在家信中表示,“自是以后,余益当尽忠报国,不得顾家之私” 。与此同时,他明白“伴君如伴虎”,“晓得上岸”,同治三年,太平天国的败局已定,曾国藩写信给曾国荃:“勇退是吾兄弟一定之理,而退之中次序不可凌乱,痕迹不可太露 。”
(4)曾国藩对同事友善 。曾国藩认为,“末世气象,丑正恶直,波澜撞激,仍有寻隙报复之虑,苟非极有关系…断不能不动色相争,此外少有违言,即可置之不问 。”主张“说人长每长一分,说人短每短一分 。”左宗棠常因政见不同而对曾国藩横加指责,咸丰八年(1858)曾国藩应诏复出时,考虑左才气横绝,并世难求,滞长沙特拜访,集联“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表示敬左虚己,乞左书篆联,携挂前线辕室,疑忌因此冰释 。同治十一年二月曾国藩逝世,左宗棠果然前往沉痛吊挽:“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正是这样,胡林翼、左宗棠等同事加朋友,才助曾国藩的湘军成民大气候 。
(5)曾国藩对下属爱护 。曾国藩认为对待下属,“用恩莫如仁,用威莫如礼 。仁者,即所谓欲立立人,欲达达人也 。待弁勇如待子弟,常有望其成立、望其发达之心,则人知恩矣 。礼者,即所谓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泰而不骄也;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威而不猛也 。持久以敬,临之以庄,无形无声之际,常有凛然难犯之象,则人知威矣 。”在给潘鼎新等将官的批示中又写道;“第一,教之忠君,忠君必先敬畏官长,义也 。第二,教之爱民,爱民必先保护闾阎,仁也 。斯二者,总须纪律严明,训导有素 。”
6、逆商 。
所谓“逆商”,就是如何认识逆境和战胜逆境的能力 。1854年,湘军首领曾国藩率新练的湘军水陆师第一次出战,向西征的太平军进攻,败于岳州、靖港,他愤不欲生,第一次投水自杀,被左右救起 。后在湘潭获胜,转入反攻,连陷岳州、武汉 。继之三路东进,突破田家镇防线,兵锋直逼九江、湖口;后水师冒进,轻捷战船突入鄱阳湖,为太平军阻隔,长江湘军水师连遭挫败,曾国藩率残部退至九江以西的官牌夹,其座船被太平军围困;曾国藩第二次投水自杀,被随从捞起,只得退守南昌 。其间,幕僚代他起草奏折时有“屡战屡败”的话,他提笔改为“屡败屡战” 。次序一颠倒,境界大不一样 。此后曾国藩用兵更加稳慎,战前深谋远虑,谋定后动,“结硬寨,打呆战”,终于平定太平之乱 。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弱者则是一个万丈深渊 。”“顺境显示高尚或邪恶,逆境显示坚韧或怯懦 。”著名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苦难是人生最好的教育” 。古今中外大量事实说明,伟大的人格只有经历熔炼和磨难,潜力才会激发,视野才会开阔,灵魂才会升华,才会走向成功 。一个人吃常人不能吃的苦,必然做常人不能做的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生吃苦就是吃补,是补意志,补知识,补才能,补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