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配眼镜存在3大误区

误区之一:
【孩子配眼镜存在3大误区】电脑验光作“配镜处方”
选择医学验光,是配镜准确的前提 。和传统的医学验光手段相比,电脑验光手段显得方便又快捷 。但切勿以电脑验光作为“配镜处方” 。
电脑验光的参数是以人的视力的平均值设定的,因此电脑验光和每个人的真实视力会有差距 。准确的验光不仅要考虑单眼的屈光度,还要考虑到双眼的平衡,而电脑验光通常是一只一只眼来,不能兼顾两眼的协调 。更重要的是,对于青少年来说,屈光度不能只以静态屈光度为标准,应是进行散瞳后再验光,才能得出真实的屈光度数 。
电脑验光更大的危害在于造成配镜度数“过矫”,近视眼矫正度数应该是最佳视力的最低度数,但是很多商家都是给消费者配“看得最清”的度数,实际上这种度数属于“过矫” 。长期戴这种眼镜的眼睛为了适应这种度数,视力就会很快下降 。
【温馨提醒】
以下人群必须进行医学验光:1、15岁以下的青少年;2、初次戴镜者;3、戴眼镜出现视疲劳者;4、双眼屈光参差者;5、曾患有眼疾者;6、需进行屈光手术者;7、短期近视度数增加较快者,如半年内就加深了100度 。
验光周期:18岁以下的青少年由于正处于眼睛发育过程,如果近视每年都必须进行一次医学验光;如果远视每半年就要进行一次 。
误区之二:
镜片薄的好,材质贵的好
一般而言,镜片越薄,透光率就越好,但不等于透光率越高越好,如果是近视300度以下,镜片本身就不厚,没必要花大价钱配一副超薄镜片 。
水晶材质的镜片硬度大,不易磨损,但天然水晶中有杂质,容易出现条纹及气泡,光线透过时会产生双重折射,产生叠影 。而且其紫外线和红外线透过率高,对眼睛的保护作用不如普通光学镜片 。可见,水晶不适合做镜片 。
镜片从材质分成三大类:玻璃片、树脂片、太空镜片,各有其特点 。
玻璃片光学性质优越,不容易刮花,折射率高 。折射率愈高,则镜片愈薄 。所以,高度近视1000度以上者,多建议戴玻璃片 。但是玻璃片易碎,材质偏重 。树脂片轻,不易碎,防紫外线功能好,但硬度低,易划花 。太空镜片,亦称PC片,比树脂片更加耐撞击、更薄轻,能防380纳米以下紫外线 。一般多推荐给以喜爱运动的人群或户外活动时戴 。
误区之三: 
“无鼻托镜架”人人皆宜 
近几年欧美等国家流行“无鼻托”镜架,这种时尚受到国内大城市青少年的追捧,但这种“无鼻托镜架”实际上并不适合东方人,因为东方人的鼻梁普遍不高,比较扁平,镜架最好选择有鼻托的,方便配镜时进行调整,否则很容易滑落,反而影响视觉效果,也不利于矫正视力 。
选择镜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看表面 表面光滑,有光泽、色泽均匀;
看“标识” 镜架上是否打印有型号、尺寸、材料、产地等,标识齐不齐全; 
看造型 把镜腿拉开、平放,看镜身与镜腿是否形成一定角度倾斜,镜框是否大小一致,各部分是否对称,各部件做工是否精细;
看结合点 注意焊接处是否平滑,是否高低一样;
试验其材质 比较手感和弹性,可确定材质的优劣;
保质期 镀层一般保用半年以上,焊接的保质期一般半年至一年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