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风湿的中医治疗方法

产后风湿属于机体虚弱、气血不足、血虚生风、受寒湿造成的,一般药物治疗还是中医的效果比较理想,因为产后风湿是需要通过内外机体的调理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中医只要是采用扶助正气、增强体质的原则来治疗产后风湿 。那么对于产后风湿具体有哪些治疗方法呢?
中医食疗偏方:
生地粥:
生地25克,大米75克,将生地切碎,用适量清水煮约半小时取汁,复煎第二次 。合并两次药液去渣,浓缩至100毫升左右备用,养阴生津,适用于阴虚痹患者 。
猪肾汤:
猪肾一具,糯米50克,当归15克,知母10克,葱白7个,芍药15克,以水1200—1300毫升煮猪肾,待水煎成800—700毫升,去猪肾入诸药,慢火煮至400—300毫升时停火,一次服,此方治产后肾虚,四肢疼痛,效果显著 。
归芪蒸鸡:
黄芪50克,当归10克,嫩母鸡半只,绍酒15克,味精1.5克,胡椒粉1.5克,食盐1.5克,葱、姜适量,将当归、黄芪装入鸡腹内,腹部向上放于盘或大碗内,摆上葱、姜注入清汤,加入盐、绍酒、胡椒粉,放入笼屉内蒸熟,去葱、姜,加入味精、调好味即成 。此方有益气补血,散风除湿之功,适用于产后气血虚痹 。
附片羊肉汤:羊肉500克,附片(布包)7.5克,生姜12.5克,葱12.5克,胡椒1.5克,食盐2.5克,羊肉洗净入沸水内,加姜、葱各6克,绰至断红色,捞出切成约2.5 厘米方块,入清水中浸去血水 。将附片装入纱布袋内扎口,姜洗净拍破,葱缠成团待用 。将砂锅内注入清水,置于火上,入葱、姜、胡椒、羊肉、川附片即成温经壮阳,散寒止痛 。
适用于产后寒湿及阳虚痹 。
食粟补肾方:生栗子250克 猪肾一具,粳米250克,陈皮6克,花椒10粒,食盐2克,将板栗阴干去皮,猪肾洗净,同猪肾2、陈皮、花椒(布包)一起下入锅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置火上徐徐煨熬成粥,挑出陈皮,加入食言即成 。
分二三次食用 。健脾和胃,补肾强身,适用于寒湿痹腰腿疼痛者 。
除了上面几种食疗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中医治疗方法来配合治疗效果更佳:
理疗:如中药离子导入、中频治疗,中药穴位贴敷
针灸疗法:针灸有通经脉、调气血、止疼痛、疏风散寒等功效,根据具体证候,灵活而治 。
中药药浴疗法:将中药液加入热水,38-40C;,持续时间约20分钟,注意保暖 。
对于产后风湿采用一些中医食疗和理疗的方法,通过内外调理,一般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但其治疗需要一段时间的坚持才能看到效果,所以产后除了积极预防产后风湿后,发现问题及时治疗,还是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
产后抑郁是否适宜进行母乳喂养宝宝这个要看抑郁的程度而决定,如果病情轻微者是完全可以母乳喂养,但如果用到药物治疗时还是要慎重考虑,因为大多数药物都存在副作用,所以产后抑郁能不能用母乳喂养宝宝要看个人情况而定 。
产后抑郁症对分泌乳汁的影响
泌乳有多种内分泌激素参与的生理过程 。催乳素有起动和维持乳汁分泌中平稳的作用,把乳房的乳汁排空对产后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刺激丘脑下部泌乳抑制因子分泌减少,使分泌乳量增加,还能增加乳腺管内压而使乳汁排出,而产后抑郁症患者,在产后1周内神经内分泌的显著变化,情绪容易低落、易疲乏、饮食和睡眠不好,从而对哺乳不够积极,吸吮刺激不够,会影响乳汁分泌始动时间延迟,使乳汁分泌量不足,对母乳喂养信心不足,从此形成恶性循环 。
产后抑郁症的产妇因乳汁分泌不足,会影响到婴儿营养的吸收,会使营养不足而导致体重下降持续时间长、幅度大,出生1周体重回复率低,而且很多研究表明产后抑郁还会引起婴儿情绪不良,影响其以后的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