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做微量元素检查,到底有没有必要?


“医生,宝宝睡不踏实,是不是缺什么?”
“医生,宝宝指甲长倒刺,是不是缺什么?”
“宝宝不吃饭、挑食、头发稀少,这到底是缺什么呢?”
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这样急切的询问 。
家长们的心情非常可以理解,初为人父人母,害怕宝宝生长发育会不达标,再加上一些母婴产品商的宣传炒作,更是让家长们“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总担心宝宝缺了点什么 。微量元素一直是家长们关注和热议的焦点,那么 “微量元素检查”究竟需不需要做呢?它得出的数据到底靠不靠谱呢?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
微量元素是什么?
国际上大多数科学家的共识是:人体内含有28种必需元素,以体内含量占体重的0.01%为界,将这28种元素划分为:≥体重0.01%的常量元素,<体重0.01%的微量元素 。
常量元素包括:碳、氢、氧、氮、磷、钾、钠、钙、镁等 。
微量元素包括:铁、锌、铜、碘、硒、锰等 。
常说的微量元素检查,如下图所示:

给宝宝做微量元素检查,到底有没有必要?

文章插图
显然,所谓的“微量元素检查”实际上并不只针对微量元素,常量元素钙、镁,以及重金属元素铅都赫然在列 。
微量元素检查有没有必要做?
目前有些医疗机构还在应用的微量元素检测,主要是取宝宝的头发、指尖血、静脉血,我们分别来看一下这3种检测方式 。
1、头发检测:
头发的生长和新陈代谢是需要时间的,那么用于检测的头发很可能是几周前、甚至几个月前的头发,即便结果显示很多元素都缺乏,也只能反映宝宝之前的身体状况,而非当下 。说得更直接一点,甚至宝宝头发上残留的洗发水,都会影响检查结果 。
2、指尖血检测:
听上去好像准确度高了一些 。但指尖血本身就是末梢血,就好比几百米外高空的空气质量不能代表地表空气质量一样,指尖血也不能完全代表全身血液的元素含量情况 。更何况医务人员在采集指尖血时,挤压宝宝手指的过程,会致使部分组织液混入检测血样中,也会造成检查结果的不准确 。
3、静脉血检测:
看到这,有的家长可能会反驳了:头发和指尖血都存在高误差,那么采用静脉血检测总可以了吧,既不代表几个月前的情况,血样中混入组织液的可能也很小 。
是啊,貌似这3种检测方法中,就数静脉血检查干扰项最少了 。但事实可并非如此 。
前面提到了,微量元素在人体的含量极小,而且不能忽略的一点是:微量元素在体内分布是不均匀的 。有些元素可能大部分都存在于其他组织中,而血液中的含量却非常少 。
给宝宝做微量元素检查,到底有没有必要?

文章插图
以钙元素为例(虽然它并不属于微量元素,但大家对它最为熟悉):人体内99%以上的钙,都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 。而只有不足1%的钙,分布于血液、体液及全身各组织器官中 。
在人类数万年的进化中,为了保证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基本稳定,我们人体进化出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应对机制: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降低时,就会迅速动员骨钙对血钙进行补充;反之,若血钙浓度升高,机体便将钙质沉积于骨骼中储存起来或经肾脏排出体外 。
这一动态平衡机制保证了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在不同年龄、性别的个体中无明显差异,始终保持着一个基本恒定的浓度 。
所以,通过监测血液中的钙元素含量,并不能准确反映出人体内钙元素的实际情况 。
同理,通过静脉血检测的微量元素含量结果,也不能反映体内微量元素的实际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