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活动我的朋友快进来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活动我的朋友快进来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小班音乐活动我的朋友快进来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学习有感情地对唱歌曲,并愉快地参与游戏,熟悉同伴名字,初步学习有礼貌地交往,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我的朋友快进来教案吧 。
设计意图:
小班新生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教师、同伴,一时难以适应,要记住同伴的名字更是困难 。怎样让他们轻松愉快地记住同伴姓名,进而逐步融入集体呢?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
歌曲《是谁在敲门》简短有趣,表现了主客两人对话的情景 。特别是“你是×××”这句可任意替换幼儿或小动物的名字,是幼儿学习的兴奋点,能使幼儿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 。同时,和游戏相结合的对唱形式较新颖,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为幼儿所喜爱 。另外,曲子为D调,四拍子,基本上是一字一音,音域、速度、结构均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
活动目标:
1.学习有感情地对唱歌曲,并愉快地参与游戏 。
2.熟悉同伴名字,初步学习有礼貌地交往 。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
活动准备:
小猴及小熊的贴绒、布偶、头饰若干,节奏卡等 。
活动过程:
一、练习节奏
1.请小朋友听老师拍节奏,猜猜是什么小动物来了 。
2.出示贴绒小猴及节奏卡(××1×××一1) 。小猴是按这个节奏跳出来的:“小猴,跳跳跳 。”
3.出示贴绒小熊,引导幼儿按节奏说“小熊,走走走” 。
(这个环节重点练习节奏 。贴绒小猴、小熊随着节奏在节奏卡上跳跃,能使幼儿获得直观印象,自觉把歌词与节奏联系起来,为后面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
二、欣赏歌曲
1.咦!小猴、小熊怎么竖起了耳朵?它们听到什么声音了吗?
2.两位教师分别扮小猴、小熊对唱,幼儿完整欣赏 。
3.这首歌几个人唱?和其他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神秘的表情和口吻很快把幼儿的兴趣调动了起来 。两位教师的表演使幼儿很好地理解了什么是对唱 。)
三、学唱歌曲
1.幼儿分句学唱一遍,重点练习“你是×××”这一句 。(为使幼儿准确地掌握旋律,教师教唱时采用单手旋律伴奏 。)
2.幼儿整首跟唱两遍 。教师提示幼儿最后一句要唱得轻巧、跳跃,表达高兴的心情 。(整首跟唱时每次都替换填入幼儿的名字,能保持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良好的情绪体验 。)
四、师幼游戏
1.教师扮客人敲门,幼儿扮主人,师幼对唱 。
2.师幼互换角色对唱 。
3.请几名声音较响亮的幼儿扮客人,与全班幼儿对唱 。教师伴奏,并用眼神、手势提示 。(表演时,客人与主人不同的空间位置较易使幼儿分清角色,多样的对唱方式,再加上教师眼神、手势的提示,能使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
五、表演布偶
1.小猴和小熊听了这么久,也学会了,我们来看他们表演好吗?(当幼儿感到疲劳时,布偶表演能再次引起幼儿的注意,并使他们在欣赏中得到休息 。)
2.小熊请小猴进屋后还可以怎样招待客人?(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即兴用布偶表演 。)
(教师设计提问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即兴表演,既给了幼儿联系生活经验、积极思维的机会,又丰富、扩展了幼儿的交往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