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三句半 顺口溜三句半


民间故事三句半 顺口溜三句半

文章插图
三句半


“三句半”也是具有诗体的一种文学艺术 。它通常采用短小精悍的内容、铿锵有力的语言來表达丰富多彩的生活及抒发感情 。小时候经常会见到乡村文艺宣传队,以三句半的形式,击锣点鼓方法,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进行表演 。时常令人捧腹大笑 。
清乾隆年间,某村庄有个蒯姓的人家,有个儿子,曾读过几天私塾 。也曾真真假假地不讲究平仄,吟些诗句,因此周边的老百姓喜欢听他说三句 。他的幽默风趣的三句半,时常逗人捧腹大笑 。所以村庄上的人都称呼他为三句半 。
一年春天,三句半遵照母亲嘱咐,送些吃的用的东西给其舅舅 。三句半的舅舅左眼睛小时候受硬物刺破而失明 。简单说瞎了一只眼睛,且孤独一人,三句半母亲是其唯一的亲人 。经常得到姐姐的照顾 。
【民间故事三句半 顺口溜三句半】三句半去舅舅家返回途中,经过一条河,其上有一座木桥 。当他走到桥头时,对面过来一位刚结过婚的新娘,周身着红装,两个人将迎面 。三句半看到这新娘,很有几分姿色,但她是个大脚 。见此情形,他不由己诗兴大发,脱口咏其三句半来:
远看女红装,
近观一娇娘 。
金莲逾三寸,
横量 。
因木桥较窄,新娘子侧身过去后,看看没有别人,只听到刚才向对岸走去的男子在高声吟诗,听其内容是在戏说我脚大 。人们都知道在清朝,有个传统的陋习,所有女子从小时候,都要将自己脚裹成小脚,凡是大脚的女人被视为不守妇道,人见了会嗤笑 。这位女子本来因自己的脚大,婚后丈夫又不高兴 。在新婚第二天,还没等娘家来人接自己回门,自己就打点包裹 。独自回娘家,心里很郁闷,又遭陌生男子无理戏说 。对这些嫌弃大脚的男人很有反感,一气之下,就将这个三句半,以调戏民女为罪名将其告上县衙 。
县衙见状子,又听了民女哭诉 。县太爷即刻将惊堂木一拍说道:光天化日之下,在我管辖范围内,竟有为非作歹之人!立马派衙役前去调查取证,终将三句半缉拿归案 。
大堂上,县令见被绑之人站立堂中,还没有跪下,县令很生气地将惊堂木敲了一下问:“堂中站立何许人也?姓甚名谁”?
三句半回答道:“草民姓蒯,小名阿堂,认送绰号三句半” 。
“为什么不跪”?
“请问县老爷我何罪之有,为什么要给你下跪”?
“这是大堂之上规矩”!
“我没有犯法,你派人把我绑了,这是为什么”?
“你前天过桥时调戏过民女,还敢说没有罪” 。
县令指着三句半问新娘子说,是不是他调戏你?
“是他”!
县太爷再次拿起惊堂木,狠狠地拍了一下,并吩咐三班衙役将三句半按跪于大堂之中 。继续说,现有证人,并亲自指认,你还胆敢抵赖不承认!
县令边说边从令签筒中取一支签,摔入堂中并说,带下去重打二十再说 。
三句半这时才感到害怕,忙求告说:“县令大老爷,我实在是冤枉啊!草民一生喜欢说三句半”,以此逗人们乐笑 。没想那天遇见了这位大脚娘子,就随口说了几句顺口溜,却激怒这位娘子,本来就是开个玩笑 。却成为调戏民女罪过 。实在太冤枉啊!边说边磕头央求县太爷恕罪 。
县令在座位上,听说此人会吟三句半诗 。便舒缓语气说,那你把当天的事实情况叙述一遍 。三句半如实的一五一十如何去省亲,桥上遇上娘子,看其脚特别大,就随口吟了三句半 。县令听了,再看看那告状女子,的确是个大脚女人 。认为三句半说的是真话,并没有调戏之意 。县令接着又问,你会吟三句半,那今天我就考考你,要真会吟三句半,能使本县令满意,免你无罪,我当堂就放了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