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桐木关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红茶的产地

武夷山桐木关村,中国茶叶最具标志性的原产地之一 。参天大树,苔藓毛竹,让这 里成为自然保护区 。因为自然环境爱到保护,这里近乎原始状态,参天大树和低矮灌木相映成趣,水流之上,木桥的两侧布满苔藓,毛竹林躲在雾中,若隐若现 。这里被称作“鸟的天堂”“蛇的王国”,但真正为桐木村带来盛名的,却是茶叶 。

武夷山桐木关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红茶的产地

文章插图
作为红茶的源头,桐木村颇具盛名,这里是全世界第一款红茶-正山小种的唯一原产地 。桐木关分为12个生产队,麻粟、挂墩、关坪、庙湾、江墩、三港、皮坑、古王坑、龙渡、七里等、其中麻粟属于桐木村海拔最高的,海拔在1500米 。麻粟,1200亩茶山,有60多口人,这里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缓慢而悠远 。茶人陈必芳从小生活在这片原产地— 。简单的早餐之后,陈必芳打算进 入大山深处去寻找一种特殊的木材-油松,那是制作正山小种的独六秘籍 。
油松,属松科针叶常绿乔木,拔地而起30米,相当于现代居住楼房十层的高度,传统正山小种独一无二的口感,就隐藏其中 。在茶人的眼中,这种松木是制作传统工艺正山小种必不可少的一道独门秘籍 。正山小种最具代表性的松烟香,就藏在这样的木材中,想要做出最为精到的好茶,成就最一流的口感,油松不可或缺 。但桐木村已经被划为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区内的松树禁止砍伐 。曾经的伐木取材,逐渐被世人淡忘 。用来熏制传统正山小种的松木,一律要从保护区外运来 。
武夷山桐木关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红茶的产地

文章插图
然而讲究的老茶人对熏制正山小种的松柴挑选极为讲究,大多选用本地所产的含松脂较多的松树心或者根部 。他们坚信,只有这样的木材,才能让茶叶呈现出珍贵的松脂香,同时再包含一丝沁人的蜜香 。那种正宗的味道,犹如与生俱来的贵族血统,绝非单纯的松烟香可比 。自身的环保意识和山场的规定,让陈必芳必须走到山场的更深处去寻找一些枯死的松木 。多年的山中生活,让他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但要找到品质最好,最为适合的油松,仍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深山中,枯残朽木的遗骸零星散落,陈必芳和儿子犹如探宝寻参 。刀口削去枯死的树皮,除去腐烂的部分,留下完好的部分 。陈必芳和儿子看着眼前的松木,这是他们一整天的收获 。面对即将到来的茶季,他知道,这不过是开始 。
【武夷山桐木关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红茶的产地】原始劳作的画面,仿佛一辈辈先人们身影的重现 。无论外界对正山小种有着怎样的区域划分,在当地人看来,唯有桐木村所产,用传统工艺制作出的,具备“松烟香,桂圆味”的红茶,才能称作为“正山小种” 。而那些在桐木之外,武夷山其它范围内所产的无烟红茶,则被叫作“小种红茶” 。至于那些更远的,在武夷山地区以外的红茶,仅被称作“工夫红茶” 。
武夷山桐木关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红茶的产地

文章插图
琥珀色,松烟香,桂圆味,这是判断一流正山小种的唯一标准 。只有出自这一片原产地,用传统工艺制作出的红茶,才能称作真正的“正山小种” 。这份大自然偏心的礼物,是桐木村专属的味道,“正山”的名号,代表着原产地的权威性 。曾经的伐取材,逐渐被世人淡忘,而正宗的口感,是一种高贵的血统,桐木村人坚守着,传承着这份属于他们的特有味道 。
渴望最好的茶树,最好的松木,陈必芳寻找的身影,从未停歇 。麻粟的植被,由阔叶与毛竹组成 。野放生长的老树,是正山小一流口感的原材料 。乱石泥土,散落根生,这是老茶树生长的环境,正契合了《茶经》中“上者生烂石”的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