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故事

大义凛然,一心为国 , 宁死不屈,坚贞不屈 。

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故事

文章插图
人物简介: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是南宋状元郎 , 字宋瑞 , 号文山 , 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乡富田村的一个地主家庭 。南宋末期政治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 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 。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 , 受俘期间 , 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 , 文天祥宁死不屈 , 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 。
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故事

文章插图
【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故事】兴师救亡
文天祥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 。他本来是个文官 , 可为了反对异族侵略 , 保卫国家 , 他勇敢地走上了战场 。那时候 , 蒙元派出大军 , 要消灭南宋 , 文天祥听到消息 , 拿出自己的家产 , 召募起3万壮士 , 组建一支义军 , 抗元救国 。有人说:“元军人那么多 , 你这么点人怎么抵挡?不是虎羊相拚吗?”文天祥说:“国家有难而无人解救 , 是我最心疼的事 。我力量虽然单薄 , 也要为国尽力呀!”
后来 , 南宋统治者投降了元军 , 文天祥仍然坚持抗战 。他对大家说:“救国如救父母 。父母有病 , 即使难以医治 , 儿子还是要全力抢救啊!”后来他兵败被俘 , 坚决不肯投降 , 还写下了有名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明自己坚持民族气节至死不变的决心 。他拒绝了元朝的多次劝降 , 终于实现了舍身取义的理想 , 慷慨就义 。多少年来 , 文天祥的爱国精神 , 代代相传 , 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
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故事

文章插图
常州之役
十月 , 常州告急 , 朝廷命文天祥率军保卫平江 , 又派张全率两千兵增援常州 。文天祥从大局出发 , 派义军重要将领尹玉、朱华、麻士龙率三千人归张全节制 , 增援常州兵力 。但张全卑鄙自私 , 当三位将领与蒙元苦战时 , 隔岸观火 , 坐视不救 , 在战斗中又乘夜逃跑 , 陷义军于孤立无援之地 , 遂使战斗失利 。文天祥请斩张全 , 却遭到丞相陈宜中反对 。文天祥对朝中赏罚不明感到十分愤慨和担忧 。蒙古铁骑攻破常州、平江后 , 临安危急 。主和、主战两派意见分歧各行其是 。江万载、文天祥、张世杰主战 , 三人联名奏请朝廷背城一战 。丞相陈宜中却策划议降 , 太皇太后也准备“降书称臣”、“乞存境土”、“封为小国” 。张世杰对朝廷绝望 , 转到南方 , 以图东山 。文天祥的救国方略得不到支持 , 也想离开临安回江西继续抵抗 。兵临城下 , 左丞相留梦炎、右丞相陈宜中先后逃走 , 朝廷乱成一团 。
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故事

文章插图
真州被疑
文天祥一行人到达真州[今扬州市西南]后 , 受到真州军民的热情欢迎 。守将苗再成认为 , 以文天祥丞相身份作号召 , 江淮合力 , 不难挽回大局 。不料淮东制置使李庭芝中了敌人的反间计 , 以为文天祥已投降蒙古 , 到真州来攻城 , 要苗再成杀掉他 。苗再成不忍 , 但上司的命令又不能置之不理 , 只好把文天祥暗地送出城外让文天祥出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