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茶史

一、魏晋采叶作饼
大概到了三国时代,人们饮用的茶已由生食生煮及晒干收藏后羹饮蔬食逐渐变饼茶 。人们将采来的茶叶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饮用时,碾末冲泡,加作料调和作羹饮 。

中国制茶史

文章插图
二、唐代蒸青饼茶
及至唐代,人们饮用的饼茶已是用蒸青制茶法加工而成 。早期的茶饼制作由于采制的茶叶基本上没有经过处理,因此制成的茶饼有着很浓的青草味 。为了去掉青草味,经过反复实践研究总结,创造了蒸青制茶法 。
中国制茶史

文章插图
三、宋代龙凤团茶
宋代茶类及制茶方法与唐代基本相似,但制法有所改进,贡茶和斗茶制度逐渐形成 。
团饼茶的精细制作及大发展是在宋代,不少史籍中也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 。
中国制茶史

文章插图
四、元代蒸青散叶茶
元代基本沿袭宋代后期生产格局,以制造散茶和末茶为主 。宋代散茶、末茶,尚末形成单独完整的工艺,实为团茶制作工艺的变向发展 。
中国制茶史

文章插图
五、明代炒青散叶茶
明代制茶技术有较大发展,以散茶、末茶为主,惟贡茶因沿袭宋制,饮茶保持烹煮习惯,团饼茶仍占相当比例 。明洪武初,诏罢造龙团贡茶,团饼茶除易边马外,不再生产 。时散茶独盛,制茶时由杀青改为炒 。
中国制茶史

文章插图
六、清代制茶新发展
【中国制茶史】清代制茶工艺发展迅猛,茶叶品类已从单一的炒青绿散茶发展到品质特征各异的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花茶等多种茶类,制茶工艺也有了空前的发展和创新,此时的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具有精湛制茶工艺和丰富茶类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