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糖尿病一生算废了

1.24岁就得了糖尿病 这一生是不是完了
我是16岁得的糖尿病,现在已经23岁了,酮症酸中毒发病,得病6年有余,一开始难以置信,到现在已经习以为常 。相信我,你的人生不会完了,还是会继续,不过这个病会给你带来一些额外的小麻烦,比如不能敞开肚子乱吃,比如需要给自己时不时来一针,比如每年都要定期去检查自己的身体情况,但是换个方向来看,你不会暴饮暴食,不会常去吃那些垃圾食品,你勤锻炼勤检查,比大部分年轻人都过的健康 。
糖尿病人与普通人的生活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过的更加节制,而且只要血糖稳定,少量的摄入糖分,偶尔吃吃甜点,都不会成为大问题,当然前提一定是血糖稳定 。对于我们来说,节制的进食,规矩运动,遵照医嘱好好用药,日子也是很好过的,家里老人跟我说过,人这辈子吃的东西是有定数的,多吃早起,少吃晚死 。说不定,年纪轻轻开始规律养生的我们,以后面对的病会更少,活的比大部分人都健康 。
2.患上了糖尿病如何能长寿?
糖尿病人陈立夫先生长寿之道
陈立夫先生58岁得了糖尿病,却健康长寿,活了103岁 。陈先生的长寿证明,糖尿病只要积极治疗、方法得当,完全可以像健康人一样颐养天年 。陈先生一生推崇祖国传统医学,回到家乡后,大力推进中医药研究,成为岛内中医药保护和发展第一人 。中医养生之道更是陈先生身体力行的,多次发表讲话心得 。
在自己总结的养生之道时,陈立夫强调,养生在动,养心在静 。
还有一点很关键,就是主食以粗粮果蔬为主 。为什么粗粮有那么大的作用呢?因为粗粮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其中一些更是含有较高的唐乐敏,或称抗性膳食纤维,抗性淀粉 。临床研究证明,唐乐敏不但可以安全的降低血糖血脂,还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让胰岛β细胞得到修复,从而避免胰岛衰竭而完全失去功能 。天然食品也含有唐乐敏,但是含量很低,在加工食用时,含量会大大降低,2型糖尿病人需要30g左右的抗性膳食纤维,日常饮食只能提供5到8g 。
90岁寿辰,陈先生总结自己养生之道作为答谢亲友,所谓4老:“老健:养身在动,养心在静;老伴:爱其所同,敬其所异;老友:以诚相见,以礼相待;老本: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既是养生之道,也是为人之道,算是中国式养生的最高境界了 。
3.糖尿病很严重吗?要注意哪些?
概述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 。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 。其主要特点是高血糖及糖尿 。
病因
糖尿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是本病的基本发病机理,至于胰岛分泌不足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
1、遗传因素:糖尿病有遗传倾向已比较肯定 。
2、病毒感染:据许多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病毒感染后β细胞破坏严重者可发生糖尿病 。
3、自身免疫:主要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者发病有关 。
4、胰岛素拮抗激素 。
5、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异常:生物合成中胰岛素基因突变而形成结构异常的胰岛素导致糖尿病 。
6、胰岛素受体异常、受体抗体和胰岛素抵抗 。
症状
典型症状可概括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由于排尿功能增加,肾囊可能膨胀出现腰痛 。有的病人因病情控制不好可因眼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出现视物模糊 。有些病人可由尿糖刺激引起外阴搔痒,男性可有阴茎头炎,发生尿痛 。部分病人可有乏力、多汗、心慌、手抖、饥饿等低血糖反应 。通常病人还易发生皮肤疖肿以及其它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