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肝炎( 三 )


据此推算,我国约9.7亿人已感染过甲肝病毒,6.9亿人(其中1.2亿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已感染过或正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140万人同时携带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3800万人携带丙型肝炎病毒;至少2.1亿人已感染过戊型肝炎病毒,由此可见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的严重性 。
3、病毒性肝炎是如何传播的? 病毒性肝炎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可通过消化途径和血液途径以及亲密接触感染 。
1、甲肝、戊肝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染:
(1) 食用、饮用过被肝炎病毒污染过的食物、水;
(2) 与肝炎病毒携带者有过密切的接触 。
2、乙肝、丙肝、丁肝主要是由以下途径传染的:
(1) 血源性传播: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接受器官移植;
(2) 医源性传播:使用过被污染的注射品、针头、内窥镜及其它医用器具;
(3) 母婴传播:如果婴儿的母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能通过胎盘传播(宫内传播),或在孕妇分娩时从产道传播(围产期传播) 。
(4) 密切接触传播:同乙肝患者共用牙刷、剃须刀以及密切接触;
(5) 性接触传播:乙肝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都可能含有乙肝病毒,性乱交、同性恋性接触及夫妻之间性生活未采取防护措施都可能造成病毒的传播 。
肝炎就是指肝脏发炎,主要是指肝细胞的损害,炎性细胞浸润 。引起肝炎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
(1)病原微生物的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及某些原虫和寄生虫的感染都能引起肝炎 。
(2)各种毒物(如砒霜)、毒素(细菌的内、外毒素)和某些药物(如雷米封、消炎痛、氯丙嗪、氟烷)的中毒都可以引起中毒性肝炎 。
(3)酗酒可以引发肝炎 。因为酒精(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对肝细胞有直接损害作用 。有大量饮酒习惯的人,其肝脏细胞中会堆积脂肪,被认为是脂肪肝的原因 。但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肝炎”,指的是由甲、乙、丙、丁、戊、己、庚型病毒所引起的病毒性肝炎 。
5.肝炎的种类和预防治疗?
是查2对半,还有肝功,这样可以全面查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致的全身性传染病,主要累及肝脏 。其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乏力、上腹部饱胀不适、肝区疼痛,肝肿大、压痛及肝功能损害等,部分病例出现黄疸 。
病程一般2 ̄4个月,大多数能顺利恢复,少数病程迁延转为慢性,极少数呈重症经过 。临床可分:
一、急性肝炎;二、慢性肝炎;三、重症肝炎;四、瘀胆型肝炎;五、肝炎肝硬化 。从病原学上把病毒性肝炎分成五型,即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分别简称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 。其中甲肝和戊肝是通过消化道传染的,一般都能治愈,很少转为慢性 。
症状体症:
一、急性病毒性肝炎
1.近期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茶色尿、腹胀、肝区痛等症状 。
2.皮肤巩膜可有黄染,肝肿大,有压痛 。
二、慢性病毒性肝炎 根据病情可分轻、中、重度 。
1.肝炎病程超过半年,目前有轻的或明显的食欲不振、恶心、乏力、腹胀 。
2.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肝肿大、或伴脾肿大、蜘蛛痣、肝掌 。
三、重型病毒性肝炎(一)急性重型(急性肝坏死) 急性病毒性肝炎起病后10天以内黄疸进行性加深,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行为反常、嗜睡、烦躁不安或昏迷 。高度乏力、明显的恶心、呕吐,肝脏缩小,出现腹胀及皮肤瘀点瘀斑 。
(二)亚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肝坏死) 急性病毒性肝炎起病在10天以上,黄疸迅速加深,伴嗜睡、烦躁不安和昏迷,高度乏力,明显的恶心、呕吐、肝脏缩小,出现腹水及皮肤瘀点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