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足三里的案例

1.可以同时艾灸足三里和关元

艾灸足三里的案例

文章插图
艾灸(之一:隔姜灸)
【艾灸足三里的案例】(一)取穴 主穴:阳池、三焦俞 。配穴:地机、命门、三阴交、大椎 。
(二)治法 每次选主穴及配穴各1个,用隔姜灸法 。艾炷高1厘米,炷底直径0.8厘米 。鲜姜片厚2毫米,直径1厘米 。每次灸5~6壮 。
每日1次,30次为一疗程 。
(三)疗效评价
共治15例,有效5例 。体重最多下降4公斤,最少降1.5公斤[13] 。艾灸(之二:悬灸)
(一)取穴 主穴:
足三里、中极、关元 。配穴:天枢、丰隆、太溪、脾俞 。
(二)治法 患者取半卧位,暴露施灸穴位,点燃艾条,间接灸施治.距离穴位的高度,以穴区皮肤温度患者能忍受为度.用雀啄灸法或旋转灸法 。每次选择主穴和配穴各2个以上,每穴灸5~10分钟, 灸点皮肤红晕为度 。
每天1~2次,10天为一疗程 。上述操作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自行施灸 。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31例,结果显效2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4.19%[15] 。人体内脂肪堆积过多而造成身体超重就称为肥胖 。人的胖瘦取决于体内脂肪细胞的数目和脂肪细胞内脂质含量的多少,成年后开始肥胖的人多数是细胞肥大而数目无明显增加 。发胖主要有四种因素: ①.遗传; ②内分泌功能紊乱; ③营养过剩,运动减少; ④错误的饮食方式 。
单纯性肥胖一般是指除了前两种因素以外的肥胖,大多数肥胖者属于此类 。
一般女性脂肪占体重的22%左右,多分布在乳房、腹部、臀部和大腿 。艾灸刺激穴位,调整全身经络气血、脏腑功能的平衡,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脂肪的吸收、增加其排泄、达到瘦身功效 。
一、单纯性肥胖减肥取穴:
1、 大椎: 定位:
第七颈椎棘突下 。主治:清热凉血,消炎解毒,对血燥瘀络不通或血液过于粘稠,而造成面部疾患有卓效 。
2、 腰阳关: 定位:
第四腰椎棘突下 。主治:妇科月经失调,内分泌不平衡,臂部过于肥大及男阳痿、遗精等 。
3、 中脘: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四寸 。主治:可增强胃地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还可治疗胃痛、胃酸、哎吐等 。
4、 关元: 定位:
脐下三寸 。具有强壮和保健身体作用,可增强腹部肌纤维的弹性,可调节女性内分泌平衡,治疗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 。
5、 居髎: 定位:在髋部,当髋前上棘于股骨大转子凸点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对臂部和大腿部深层脂肪代谢有促进作用,可提高肌纤维的活力,同时要治疗腰痛和下肢痿痹 。操作:使用艾灸仪或艾绒作用在以上穴位上,艾灸时间:
15-30分钟/次,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 。人体内脂肪堆积过多而造成身体超重就称为肥胖 。人的胖瘦取决于体内脂肪细胞的数目和脂肪细胞内脂质含量的多少,成年后开始肥胖的人多数是细胞肥大而数目无明显增加 。发胖主要有四种因素: ①.遗传; ②内分泌功能紊乱; ③营养过剩,运动减少; ④错误的饮食方式 。
单纯性肥胖一般是指除了前两种因素以外的肥胖,大多数肥胖者属于此类 。
一般女性脂肪占体重的22%左右,多分布在乳房、腹部、臀部和大腿 。艾灸刺激穴位,调整全身经络气血、脏腑功能的平衡,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脂肪的吸收、增加其排泄、达到瘦身功效 。
一、单纯性肥胖减肥取穴:
1、 大椎: 定位:
第七颈椎棘突下 。主治:清热凉血,消炎解毒,对血燥瘀络不通或血液过于粘稠,而造成面部疾患有卓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