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强”补叶酸之争


孕妇“强”补叶酸之争

文章插图
●是否每个孕妇都需要补充叶酸?
●叶酸补充过量是否有致癌风险?
●天然叶酸是否比合成叶酸更安全?
【数据】
【孕妇“强”补叶酸之争】 育龄女性应从孕前3个月开始每日补充叶酸400微克,并持续至整个孕期 。
——中国营养学会2007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09年开始对全国准备怀孕的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到2011年目标人群叶酸服用率达到90%,叶酸服用依从率达到70% 。
——卫生部《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管理方案》
如果你准备怀孕、要二胎或刚好怀孕,对“叶酸”一词一定不会陌生 。作为一项强制性的优生优育、减少先天畸形的政策,一方面有些人陷入了盲目增补叶酸的误区,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孕妇叶酸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但人体内叶酸水平因饮食结构、地区差异等不一,并非所有孕妇都需要补充叶酸,服用叶酸或过量服用叶酸也会增加罹患结肠癌、乳腺癌等疾病风险,甚至导致胎儿死亡 。补充叶酸就像之前强制补充碘盐一样,这样的“一刀切”的确值得商榷 。究竟叶酸有没有被“两极化”和“妖魔化”?
有关叶酸补充的质疑
今年年初,在中国人口宣教中心的一次面对媒体的讲座上,医网现代医学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孙允高抛出一枚“炮弹”,称:中国强制孕妇补充叶酸,1万妇女中只有7人受益,那些并没有“受益”的孕妇和产儿是否有服用叶酸的副作用却没有临床研究;食物中富含的叶酸是多叶叶酸,而增补的合成叶酸为单叶叶酸,会增加罹患乳腺癌的几率多达32%,直肠癌的几率也会增加,补充叶酸的下一代显著增加神经相关疾病 。美国等多国因此叫停了本国的强化补充叶酸 。他还称,推广、强制要求孕妇补充叶酸是企业推手行为,当所有的孕妇都在吃一种新的药物,当所有婴儿都暴露在一种药品之下,一旦发现问题,后果会很严重,会给公共卫生史留下深重的灾难 。另一方面,有些备孕女性敦促丈夫一起服用叶酸,叶酸是否已经被妖魔化?叶酸是不是和碘盐、强化酱油一样,因“一刀切”而备受争议?
政府免费发放的孕期叶酸强化
“北京市政府为了使每个家庭都能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启动了北京市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 。这是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项目,目标人群是本市常住人口待孕妇女和怀孕三个月内的妇女 。其中,既往生育过神经管畸形胎儿或服用抗癫痫药物的高危待孕妇女为重点目标人群 。”北京市妇幼保健院保健部主任潘迎介绍强制补充叶酸的项目说 。准妈妈们到居住地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后,就能免费领取叶酸6个月的剂量,为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3个月间服用 。“这些叶酸片是由北京市卫生局统一购买的,绝对保证药品的安全可靠,各位准妈妈完全可以放心服用 。此外,准妈妈在领取叶酸片时也是本着自愿的原则进行的,在服药过程中也可以随时停止服用 。”潘迎强调说 。
叶酸与“神经管畸形”息息相关
相关研究表明,叶酸和“神经管畸形”息息相关 。这种由喋呤啶、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等组成的维生素,人体如果缺乏,会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症、精神疾病等病 。叶酸的作用,是网络搜索都可以查到的科普资料,也是经多位妇幼保健和营养学家证实的 。
“神经管缺陷是一种多基因病,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宝宝患该种疾病,每一位准妈妈都有生育神经管缺陷儿的可能 。”潘迎说,“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最有效的预防神经管缺陷的方法是补充小剂量叶酸片 。准妈妈孕前3个月到孕后3个月每天口服0.4mg的叶酸片,同时摄入富含叶酸的健康食物,可以有效预防至少70%以上的神经管缺陷儿的发生 。我们妇幼保健院统计的全北京市的数据来看,补充叶酸的结果,是全市出生胎儿的神经管缺陷疾病和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在下降 。”“有段时间是婚检时免费发斯利安片,因为取消强制婚检,石家庄地区的神经管畸形的发病率又增高了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授唐仪教授佐证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