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多久一次合适

1.拔火罐多久一次最适宜?

拔罐多久一次合适

文章插图
首先你要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否适合火罐治疗,拔火罐的治疗是以温补、通筋活络、帮助气血运行及祛湿等为主要目的的 。先初步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看舌体颜色是否紫或比别人深,如果有说明血瘀、气血运行不畅;或者看舌体两边是否有齿痕,有则表示体内有湿;再看看平时是否比较怕冷,冬天手脚冰冷不宜捂热或者患风寒感冒的机会比较大(其特点是鼻涕比较清、白、质地比较不粘稠)这样就可以进行火罐治疗(不一定要有全部症状) 。
拔完火罐之后颜色是黑紫色说明体内有湿,越黑紫说明湿气越重,健康的身体在把完火罐之后是肉红色的,而且火罐印消退起来比较快 。
拔火罐的时间也要掌握好,如果是单单拔火罐的话在10~15分钟,如果与针灸配合的话,一般是先打针灸再拔火罐,那时间大概要减少到7、8分钟 。按照医院的治疗频率的话一般是两天一次治疗,见到拔完后颜色有明显改善就可以停止这一疗程的治疗(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十次),休息一段时间,如有必要再进行第二个疗程 。
另,用擵法可以较快的消除火罐印(就是五指合并用指部轻擵拔完火罐后的皮肤) 。
平时饮食均衡,有小锻炼,睡眠充足,二便正常,精神良好就是不错的身体状况了 。
2.经常拔火罐不好吗?一般多久拔一次好?
没有必要,能解决问题就行 。在背部可以多拔些 。
拔火罐的操作步骤
1.术前准备:
(1)仔细检查病人,以确定是否适应症,有无禁忌 。根据病情,确定处方 。
(2)检查应用的药品、器材是否齐备,然后一一擦净,按次序排置好 。
(3)对患者说明施术过程,解除其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信心 。
2.患者体位:病人的体位正确与否,关系着拔罐的效果 。正确体应使病人感到舒适,肌肉能够放松,施术部位可以充分暴露 。
一般采用的体位有以下几种
(1)仰卧位:适于前额、胸、腹及上下肢前面 。
(2)俯卧位:适于腰、背、臀部及上下肢后面 。
(3)侧卧位:适于侧头、面部、侧胸、髋部及膝部 。
(4)俯伏坐位及坐位:适于项部、背部、上肢及膝部 。
3.选罐:根据部位的面积大小,患者体质强弱、以及病情而选 用大小适宜的火罐或竹罐及其它罐具等 。
4.擦洗消毒:在选好的治疗部位上,先用毛巾浸开水洗净患部,再以干纱布擦干,为防止发生烫伤,一般不用酒精或碘酒消毒 。如因治疗需要,必须在有毛发的地方或毛发附近拔罐时,为防止引火烧伤皮肤或造成感染,应行剃毛 。
5.温罐:冬季或深秋、初春、天气寒冷、拔罐前为避免患者有寒冷感,可预先将罐放在火上燎烤 。温罐时要注意只烤烘底部,不可烤其口部,以防过热造成烫伤 。温罐时间,以罐子不凉和皮肤温度相等,或稍高于体温为宜 。
6.施术:首先将选好的部位显露出来,术者靠近患者身边,顺手(或左或右手)执罐按不同方法扣上 。
一般有两种排序:
(1)密排法:罐与罐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寸 。用于身体强壮且有疼痛症状者 。有镇静,止痛消炎之功,又称“刺激法” 。
(2)疏排法:罐与罐之间的距离相隔1--2寸 。用于身体衰弱、肢体麻木、酸软无力者 。又称“弱刺激法” 。
7.询问:火罐拔上后,应不断询问患者有何感觉(假如用玻璃罐,还要观察罐内皮肤反应情况),如果罐吸力过大,产生疼痛即应放入少量空气 。方法是用左手拿住罐体稍倾斜,以右手指按压对侧的皮肤,使之形成一微小的空隙,使空气徐徐进入,到一定程度时停止放气,重新扣好 。拔罐后病人如感到吸着无力,可起下来再拔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