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宫穴主治作用

1.劳宫穴的应用
劳宫穴,最初称“五里”,后又名“掌中”,最后因“手任劳作,穴在掌心”而定名为劳宫穴 。劳宫穴有内外之分,属手厥阴心包经穴,为心包经之“荥穴” 。
配五行属火,火为木子 。所以,取劳宫穴治疗可清心热,泻肝火 。故由肝阳上亢、化生风和上挠心所造成的中风,或心神志病症均可治疗 。劳宫穴治疗风火牙痛疗效甚捷 。劳宫穴有凋血润燥,安神和胃,通经祛湿,熄风凉血之功效 。
劳宫穴五行属火,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用于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症 。劳宫还具有治疗手掌多汗症的作用,汗为心之液,而在手掌心主要有两个穴位,一个是少府穴,握拳时,小指指尖处,属于手少阴心经,五行也属于火,另一个就是劳宫穴,这两个穴位分属心经和心包经,而心包经的症状其实也是心经的症状,心脏一共有两条经脉可能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有关 。
汗液为心火动心阴,在手掌蒸腾而出,人在紧张、焦虑时,手心出汗明显,在中医属于心神不安,心火妄动,因此劳宫和少府穴具有缓解出汗症,刺激时以拇指按压与劳宫穴,其余四指置于手背处,拇指用力按压揉动,约30秒~1分钟即可,少府穴操作方式相同 。心火妄动,心神不安,往往是阴虚火旺的表现,即肾阴不足,导致阴虚火旺,有的病人表现为阴虚内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五心烦热,心烦不安,心情难以平静下来,手心脚心发热感,有人有向外冒火的感觉 。
晚上睡觉的时候,天冷的时候也喜欢放在被子的外面 。手心加脚心再加心,称之为五心 。
五心烦热的时候除劳宫和少府外还得再加上脚心的涌泉穴 。
经常按压手心劳宫穴,有强壮心脏的作用 。其方法是:用两手拇指互相按压,亦可将两手顶于桌角上按劳宫穴,时间自由掌握,长期坚持可使心火下降. 促进睡眠法:中医认为失眠多是心肾不交,水火不济所致. 平均每晚临睡前半小时,先擦热双手掌,右掌按摩左涌泉,左掌按摩右涌泉各36次,可促进睡眠,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则水火既济,心肾相交 。
临床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昏迷、中暑、癔病、口腔炎等 。配水沟、十宣、曲泽、委中治疗中暑昏迷;配金津、玉液、内庭治疗口疮、口臭 。
糖尿病患者自我按摩疗法
该穴定位于第二、三掌骨之间,握拳,中指尖下 。按摩手法采用按压、揉擦等方法,左右手交叉进行,每穴各操作10分钟,每天2-3次,不受时间、地点限制 。也可借助小木棒、笔套等钝性的物体进行按摩 。
点压劳宫穴治疗血压骤升症 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是劳宫穴 。高血压患者可因生气、暴怒或激动使血压急剧上升,此时,可按压劳宫穴,用大拇指从另一只手的劳宫穴开始按压,逐个按到每个指尖,左右手交替按压 。按压时要保持心平气和、呼吸均匀 。按压后突然升高的血压可得到缓解 。

劳宫穴主治作用

文章插图

2.合谷穴和外劳宫穴的作用
中医脊椎病专家刁文鲳:手指麻木通治方
拇指、食指痛麻多是c5-c6椎间关节错位所致 。我们认为,c5-c6发出的神经相当于中医里的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肺经是通到拇指的,而大肠经是通到食指的 。因此,出现了拇指、食指痛麻,我们可以点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 。点揉哪个穴位好呢?肺经上可点尺泽穴,大肠经上可点曲池穴,并配c5-c6处的夹脊穴 。
尺泽穴位于手臂肘部,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凹陷处 。
中指、无名指、小指麻痛多是c6-t1椎间关节错位所致 。我们认为,c6-c7发出的神经相当于中医里的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c7-t1发出的神经相当于中医里的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因此,出现了中指、无名指、小指麻痛,我们可以取这几条经上的穴位来治 。我们可点揉天井穴和小海穴,并配c6-c7处的夹脊穴 。天井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在臂外侧,屈肘时,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