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不好按摩什么穴位

1.胃寒脾虚的人按摩哪些穴位比较好

脾胃不好按摩什么穴位

文章插图
中医认为,脾虚是指脾功能不足,特点是吃得少、胃口差、食后腹胀、四肢无力、怕冷、大便稀溏等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中说道:“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 。”北京中医药大学马慧芳教授解释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脾胃有病,必然有邪气滞留于两髀 。两髀是大腿内侧与小腹交接处的腹股沟部位 。比如,现代人长时间久坐,会使周身气血运行缓慢,脾胃的运化功能就会下降,易形成痰湿淤阻 。
拍打两髀,不仅能加速气血运行,祛除病邪,还能刺激两个对治疗妇科病有效的穴位,即气冲穴和冲门穴 。气冲穴在人体腹股沟处,大腿根的内侧,对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双脚冰凉等症状有一定疗效;而冲门穴在人体腹股沟的外侧,能辅助治疗崩漏、带下和各种妇科炎症 。因为人体的腹股沟处是比较容易被邪气侵犯的地方,而且人体的经络多通过此处,所以适当的刺激,确有健脾的效果 。
但是拍打时,用力一定要轻 。
2.脾虚按摩哪个穴位最有效
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 。此穴为健脾要穴,能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虚 。如先天脾虚,肝旺脾虚 。心脾两虚,脾肺气虚,病后脾虚等等 。并有双向调节的作用 。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
其它的搭配还有:薏米莲子粥、香菇肉片、煲鸡汤、炖牛肉等等 。可选择中成药,服用参苓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对于脾阳虚,可用附子理中丸,胃阴虚成药较少,可汤药调理 。
平时要多注意饮食,要合理膳食,不要暴饮暴食,多锻炼身体,增加抵抗力,饮食上不宜多吃酸味,寒凉食物,如苦瓜、黄瓜、冬瓜、茄子、空心芹菜、笕莱、柿子、香蕉、西瓜、鸭肉、猪甲鱼肉、牡颇肉、牛奶、芝麻等 。
除此之外,平时注意饮食尽可能清淡,少吃生冷的、不易消化的食物,脾虚还是要内调我推荐你可以尝试和随草记啤泰茶,在健脾的同时兼顾调理脾胃及相关脏腑,以求治根之目的 。
3.脚底哪个穴位是跟脾胃相关的呢?
胃经: 功效:胃为后天之本,
四白:在眼袋下 。治眼袋,黑眼圈,给眼供血 。敲打胃经可美容 。天枢:肚脐旁开两寸,治疗大肠功能不好,腹泻便秘双向调节 。梁丘:膝盖上两寸最敏感的位置 。点按治急性胃痛 。
足三里:膝眼下三寸旁开一横指 。
是一个非常好的强壮穴,长寿穴 。治疗慢性胃痛,增强免疫力,补益人体虚弱 。
也是一个胃肠的消气穴 。小贴士:肠胃先揉左腿,肝胆经先从右边揉 。上巨墟:
足三里下三横指 。治疗大肠疾患 。下巨墟:再往下三横指 。治疗小肠疾患,小腹痛 。丰隆:外踝尖上八寸旁开一指 。注意不要找到胆经上了 。去除高血脂,去痰湿 。
脾经: 功效:脾主运化,帮助胃吸收消化 。脾主统血 隐白:大脚趾内侧,通常用艾灸的方法 。治疗肺气不足,鼻出血月经不调,痛经 。有止血的疗效 。太白:大脚趾往上贴着骨头揉 。通过脾来补肺,健脾的功能相当于山药薏米粥 。要经常揉 。公孙:用大姆指从太白穴往上捋,有个磕头 。促进肠子蠕动,对治疗消化不良,肚胀效果非常明显 。
沿小腿内侧揉脾经可治疗痛风 。血海:掌心扶着人的膝盖大拇指的位置,找一个敏感的痛点点按,可治疗出血症,血瘀症,贫血 。缓解脾胃不调 。
4.按摩脚底哪些穴位可以对肠胃有效果
1、足少阴穴位,经常按摩是有好处的 。
足少阴肾经主干起始于足小趾下,斜穿过足心,沿内踝后方,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小腿肚内侧,到达腘窝后继续向上,沿大腿内侧后缘循行,通向脊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