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是是什么脱水

1.小孩几度才是发烧呀!什么又是脱水呢?

高热是是什么脱水

文章插图
小儿高热简介发热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小儿正常体温常以肛温36.5~37.5℃,腋温36~37℃衡量 。通常情况下,腋温比口温(舌下)低0.2~0.5℃,肛温比腋温约高0.5℃左右 。若腋温超过37.4℃,且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可认为发热 。所谓低热,指腋温为37.5℃~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则为41℃以上 。
发热时间超过两周为长期发热 。
1. 小儿高热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急性高热 。
1、感染性疾病:急性传染病早期,各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 。
2、非感染疾病:暑热症、新生儿脱水热、颅内损伤、惊厥及癫痫大发作等 。
3、变态反应:过敏,异体血清,疫苗接种反应,输液、输血反应等 。
(二)长期高热 。
1、常见病:败血症、沙门氏菌属感染、结核、风湿热、幼年类风湿症等 。
2、少见病:恶性肿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结缔组织病 。
2. 症状:小儿高热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腋温超过37.4℃,且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 。低热,指腋温为37.5℃~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则为41℃以上 。发热时间超过两周为长期发热 。检查小儿高热应该做哪些检查? 血、尿、粪常见检查为筛选的首选项目 。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增高,多考虑为细菌性感染;减低者则偏重于病毒或杆菌感染 。必要时检查肥达氏反应、外斐氏反应、嗜异性凝集试验、冷凝集试验,抗链球菌溶血素O或类风湿因子检查 。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肺与胸部疾病的诊断 。其它如恶性肿瘤,可根据部位选作CT、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放射性同位素、B型超声波、活体组织等检查,也属必要 。
3. 鉴别:诊断小儿高热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一般通过检查诊断可明确 。在夏天发热还可以与其它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甚至乙型脑炎等有关 。不过这些病除发热外还会有另一些表现,仔细检查并不难诊断 。然而,如婴幼儿发高热,还得留意所谓"隐性"菌血证 。
近10年来国外陆续有报告:在发热的2岁以下婴幼儿血中查到细菌,若不及时处理就会发展为肺炎甚至脑膜炎 。这种菌血症发病率不高,但不可因此而掉以轻心 。
4.预防:小儿高热应该如何预防?
1、衣着要凉爽,切忌采用捂被子发汗的办法 。
2、居室空气要流通,必要时用电扇来回吹风,千万不可关窗闭户不让孩子见风 。
3、鼓励饮水,保持口舌滋润,小便通畅 。
4、注意营养,不要随意忌口,无明显咳嗽的可多吃点水果,尤其西瓜,既能补充水分、糖分和维生素,又有清热的功效,此外还应注意大便通畅 。出现高热应予紧急处理,采用冷敷和拭浴的方法,使患儿尽快降温 。可用冷湿毛巾敷额,好可用不漏水的塑料袋盛冰块外裹干毛巾敷头、颈;若加敷腋窝和腹股沟则效果更好 。
可将75%酒精兑水一倍稀释,用小毛巾蘸湿擦抹头、颈、腋窝、胸背和四肢 。若小儿四肢冷或擦抹后皮肤起"鸡皮",应改用稍低于皮肤温度的温水擦抹四肢直至回红转暖 。在作物理处理的同时还要服退热药,有高热抽筋病史的同时加服镇静药 。遇高热最好不要不管一切抱着孩子往医院跑,尤其家离医院远而交通又不方便的,否则病孩很容易在途中或在繁忙的急诊室候诊中,体温继续升高而发生意外,应先在家中作上述紧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