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养生保健全攻略

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烦闷,假如工作压力大,容易烦躁忧郁 。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 。夏季养生,最重要的是要使脾胃心肺之气调顺 。

端午节养生保健全攻略

文章插图
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除了吃粽子、划龙舟外,端午节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 。因为此时天气日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被称为“恶月”或“百毒月” 。古人还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可以说端午节蕴藏着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 。
一、端午节的来历:向一种自杀致敬
屈原,端午节因他而生 。传说屈原被楚襄王放逐到湖南 。本来他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反而被奸臣们排挤出去,他简直气疯了 。屈原经常在汨罗江一代边走边唱伤心的诗,江边渔父见他委屈的样子问:“您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弄到这种地步?”屈原答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反问到:“既然别人都脏、都醉,您又何必清高和清醒呢?”屈原答曰:“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 。”终于,屈原不愿随波逐流的活着,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一天,他抱着石头跳入汨罗江里自杀了 。从那一年开始的第二年,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纪念屈原,这就是我们今天仍然在过着的端午节 。
【端午节养生保健全攻略】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
二、端午节经典中草药避毒祛邪
食艾糕:艾蒿有着特殊的清香,是一味常用中药材 。我国最早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艾叶味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等作用 。至今还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 。新鲜艾叶做成的艾叶糕对祛除暑热、健脾利湿非常有好处 。端午时节空气潮湿,而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 。民间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俗 。
佩香囊:小孩多将香囊佩带于胸前,而成人多系于腰间 。传统香囊常用配方是:苍术、川芎、香白芷、菖蒲、山奈、甘松、灵香草、冰片等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苍术等中药的挥发性成分能有效杀灭空气中悬浮的病原微生物,香囊中的药物散发出来的芳香气味能够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上的抗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含量提高,SIgA具有较强的杀死病毒的能力,小孩鼻黏膜上SIgA的含量较低,因此最适合佩挂 。对流行性感冒、白喉、水痘等传染病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
挂摆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 。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 。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中医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 。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