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南北各地都吃什么美食 立夏风俗吃什么食物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
立夏预示着季节的转换,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 。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
立夏有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
主要习俗有迎夏仪式、尝新活动、斗蛋游戏、立夏“秤人”等 。

立夏南北各地都吃什么美食 立夏风俗吃什么食物

文章插图
全国各地立夏有各种各样的习俗,尤其是南北方差异更大,今天跟大家说说南北方立夏吃的传统美食,大家立夏吃什么!
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 。
北方立夏吃四种面食
1、面条
立夏时节,正是小麦登场的时节,老北京讲究吃面,意在庆祝小麦丰收 。据说,立夏吃面这个习俗源于晋代 。那时,吃面是为纪念北方麦收后的喜庆尝新,又寓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有句话说得好:入夏面新上天 。其寓意立夏吃面可强健体魄,为人们带来好运 。
2、夏饼
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 。夏饼又称麻饼,形状各异,有状元骑马、观音送子、猴子抱桃等,现代多以海蛎饼代替 。而夏饼经常用于母亲送给已出嫁的女儿 。在立夏吃夏饼,有不病夏、不瘦夏之说 。
3、春卷
春卷分饼和菜两部分,卷菜的饼一定要是新鲜做的的烫面薄饼,讲究圆、薄、滑 。擀好的饼一定要再上面轻轻抹一层油,为的是不让饼和饼之间粘连,同时吃起来口感也较为爽滑,配着卷在里面咯吱咯吱做响的蔬菜,一软一硬,口味一流 。
春卷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盘的习俗演变而成 。春盘始于晋代,初名五辛盘 。据说宋时福州有个书生,为了温书应试,整天埋头攻读,常常废寝忘食 。他的妻子三番五次劝他也没用;就想了个办法:把米磨制成薄饼,以莱肉为馅,包成卷筒形,既当饭,又当莱 。这种小吃后来定名为春卷,并逐渐流行于城乡各地 。
4、扒糕
另外,老北京人立夏时还要吃扒糕 。扒糕做起来很简单,其实,就是用荞麦面制作的 。夏天凉吃,冬季可用油来煎着吃,佐料配以腌胡萝卜丝、蒜泥、辣椒油,还有就是用芝麻酱、芥末酱、酱油、醋等混合勾兑的酱料,吃起来很好吃 。
立夏以后,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红季节 。此时茶树春梢发育最快,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要集中全力,分批突击采制 。
1、立夏饭
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们向邻家第户讨米一碗,称“兜夏夏米” 。挖上点笋,“偷”点蚕豆,用点蒜苗.立夏日将兜的的米与食材在露天煮饭,饭上放青梅、樱桃等,分送日前给米的人家,第家一小碗 。民间认为儿童吃后,可防中暑 。
立夏饭里加有雷笋、豌豆、蚕豆、苋菜等佐料,含有“五谷丰登”的意思,立夏吃五色饭,还有一年到头身体健康的寓意 。
2、立夏蛋
长江以南汉族风俗 。每逢立夏,人们都要吃煮鸡蛋或咸鸭蛋,认为立夏吃鸡蛋能强健身体 。立夏蛋是立夏那天最经典的食物 。立夏前一天,家里就开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煮,看着蛋壳慢慢变红,满屋香喷喷 。茶叶蛋应该趁热吃,吃时倒上好的绍酒,内洒些许细盐,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 。
3、立夏粥
立夏粥是湖南耒阳传统的小吃,属于立夏节食品 。此小吃是耒阳饮食一绝 。耒阳人历来重视农桑活动,对二十四个节气特别敏感 。比如立夏,正是插秧时节,农做辛苦,各家各户就熬制立夏粥,以表达对丰收的美好祝愿 。立夏粥是用大米做主料,伴以精肉、糯米丸子、粉丝、干笋、香椿、猪杂、红枣、豌豆、豆芽、鸡蛋等十几种佐料熬制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