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为什么不用铬给糖尿病( 二 )


(4)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一项长期工程,难在坚持 。如果有专业的医生、营养师和运动管理师每天监督、支持和指导,其效果自然会比完全靠自律好很多 。
(h2)糖尿病防控管理的现状与改变
由于我国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但优质的医疗资源往往集中在三甲医院,这就导致了三甲医院总是人满为患,出现了“求医难”、“看病难”的问题 。但是对于医院方面来说,凭借现有的医疗资源,其医护重点只能先放在各种“急症、重症”,而无法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去为每一位糖尿病患者进行长期的跟踪指导和随访 。在生活方式的指导上,也只能在面诊时听医生“说”,后期如何“做”也都在于患者自己 。
此外,后期长时间对患者生活方式的跟踪管理而产生的人力成本与时间成本非常高昂,并非医院和国家能够承担 。
但这样的现状也在一步步发生改变,国外的“全科医生”、国内的“家庭医生”等模式,都是在不断探索实践慢病“院内治疗+院外管理”的新模式,也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将来能够大规模实现慢病院外管理,改善人民健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2018年的“联合国慢病问题首脑峰会“,其主题是——“行动起来,兑现承诺”,围绕峰会主题以及“动员全球、区域和国家各级政府、民间社会和私营部门参与行动的机遇与挑战,旨在促进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多部门协作机制和健康生活方式普及”的专题,各国代表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 。
即5大非传染性疾病风险——不健康饮食、烟草使用、空气污染、有害使用酒精、缺乏身体活动;5大健康威胁——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癌症、糖尿病和精神卫生问题 。
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提出2型糖尿病的管理(2017)的新理念:
以患者为中心
行为改变和治疗团队支持
药物治疗
联合治疗
新型糖尿病药物
2.铬元素与糖尿病有什么关系?
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人们就发现铬与维持血糖浓度平衡有关 。
一位美国科学家给小鼠喂含铬极少的串菌酵母后,小鼠血糖浓度升高,糖耐量降低,出现类似糖尿病症状;而当改喂含铬丰富的啤酒酵母,则上述情况不再出现 。
20世纪70年代末,有一例患者在输液治疗期间出现了明显糖尿病,而一时又找不到胰岛素 。无奈之下医生们根据报道的实验资料,在输液中加入铬,结果病人糖尿病症状完全消失 。从此,铬的医疗价值受到了普遍关注,并成为医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不久前,北京医科大学与美国农业部人类营养研究中心联合开展关于北京地区糖尿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的研究,证实补充正3价的铬能降低病人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同时还可改善低血糖反应,具有双重调节作用 。
目前人们已了解到,体内缺乏铬时,胰岛素便不能发挥作用,即产生胰岛素抵抗现象,血液葡萄糖便不能顺利合成糖原,也不能被肌肉组织充分利用,导致血糖升高,出现糖尿 。
如何防止体内铬元素缺乏呢 。
一是要经常多吃含铬较多的食物,如玉米、小米、糙米、全麦粉、豌豆、萝卜、鱼、蛋、贝类等;二是要避免“食不厌精”,一些发达国家城市居民,因长期吃精米细面以及精制糖类(如白砂糖),使体内铬元素不足,糖尿病发病率日益增高 。目前已证实,我国的两千万糖尿病患者,都普遍缺铬 。
【医院为什么不用铬给糖尿病】『①本文②来源妈育儿网,不得自行转载,违者必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