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掘幼儿的兴趣( 二 )


为了培养中班幼儿的叠放衣物,我们通过区域活动的“角色区----娃娃家”,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了帮助娃娃折叠衣物,帮助娃娃把凌乱的娃娃家收拾干净整
【如何发掘幼儿的兴趣】齐 。中班幼儿在《谁在我的头上嗯嗯》这一活动中,通过讲故事、讨论、绘画的形式,了解了大家喜欢讲卫生的好孩子,要改掉不讲卫生的坏习惯,从而获得了相关
经验,知道不讲个人卫生,对自己身体不利,也会影响他人,在游戏中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
(五)榜样激励的作用大
正如艾-伦凯强调:榜样是习惯的基础,而习惯是人格的基础 。因此要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并创设良好典型的榜样 。坚持正面教育,树立正面榜样,激励幼儿 。促进幼
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幼儿年龄特征所决定的,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种行为训练的方式 。树立孩子们中的典型和榜样,幼儿看得见,摸得着,也是一种行之有
效的方法如:大班开展了评比活动:把早上8点以前来园、上楼下楼靠右走、我不挑食等列出来,做得好的贴上相应的标记并给予奖励,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行为
形成来自实践,习惯的养成更有赖于实践活动 。幼儿在日常生活、交往、游戏、劳动等活动中,进行着与同伴交往方面的技能、习惯的训练,获得“该如何做”的认
识,形成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并在实践生活中不断地联系、强化,使之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 。老师适时地引导幼儿相互学习,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发挥他们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效果 。
(六)让环境和活动材料发挥隐性的教育作用
幼儿园的墙面、空间蕴含着教育价值 。将良好行为习惯的规则体现在环境中 。如:在楼梯上贴上小脚印,提醒幼儿顺着一边上下楼梯;在喝水、图书区贴上小脚印,
提醒幼儿要排队喝水、该区域限制的人数是多少 。在区域活动中根据幼儿的需要划分合理的活动区域,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幼儿因无事可干而吵闹,也可以避免教师的
过多指挥和干预,让幼儿明白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使各项活动互不干扰,有序地进行 。
在楼道的墙面上装饰可爱的卡通形象,平日在散步时教师与幼儿一起读一读、看一看,在孩子们欣赏画面的同时,起到了提醒的作用,真正体现了墙壁会“说话”,
使孩子们的行为更加规范了 。洗手池上贴着皱着眉头地水龙头,旁边写着:“请关紧我”,提醒孩子们洗手后关紧水龙头,久而久之,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就水到渠
成了 。
2.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点
儿童心理学表明,孩子从一出生,就是一个对环境有着浓厚兴趣的积极探索者 。
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觉得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与神秘,这种新奇感与神秘感激发了他探索世界的兴趣,促使他去寻找答案,学到了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知识,促进了各方面智力的发展 。也许有人会质问,既然孩子对万物有这么多的兴趣,为什么到后来这种探索世界的热情消失了呢?或者说我怎么看不到他身上存在哪些兴趣呢?
兴趣的发展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自觉地延续,凭着这种强烈的、旺盛的、持续的求知欲,不断主动地学习,巩固和发展这种兴趣,当然还要父母最基本的支持;一种是自发地熄灭,当失去好奇心的时候,或没有新的刺激、没有良好的环境激发的时候,兴趣也就象转瞬即逝的火花一样消失了;一种是人为的阻碍,这通常表现为被一些不懂儿童心理学、没有家庭教育观念的家长们轻易地扼杀在摇篮之中了 。
可见,孩子一开始对事物产生的兴趣就象还在孕育中的幼芽,脆弱而又不稳固,稍不加注意就会被不留心的家长忽视或踩死;若不去给它浇灌施肥,不去小心呵护,就会夭折 。这样的话,当然觉得自己的孩子对什么都没兴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