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掘幼儿的兴趣

1.如何发掘和培养幼儿园3一6岁幼儿的兴趣

如何发掘幼儿的兴趣

文章插图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培养孩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我们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
培养幼儿“诚实、勇敢、爱护公物、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是我们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 。学前期是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帮助幼儿形成良
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
3—6岁的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的习得都要靠学习 。他们可塑性强,爱模仿,爱探索,但自控能力较差,对是非的判断能力也较弱 。这个时期,既是养
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也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
以弥补的缺憾 。同时,现在的父母大多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特殊技能的培养 。他们宁愿花钱给孩子们上各种兴趣班,却忽视了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与行为习惯的培
养 。相对我国现有的独生子女家庭状况来看,幼儿被包办与宠爱程度仍是上升趋势,很多孩子普遍存在一些习惯较差的现象,如:上幼儿园迟到;不讲卫生;挑食、
偏食现象严重;不合群、任性;爱哭闹;动手打人等等 。因此,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研究良好行为习惯,不仅可以克服长期以来儿童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
端,而且也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新时代环境和形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
二、运用的方法与策略
根据我园幼儿的发展情况,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断调整,力求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运用了以下策略方法:
(一)一日生活中的随机教育----“讲故事”
接任中班以来,班级大多数幼儿已经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都能做到生活自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但还有个别幼儿存在很多问题,如:挑食、偏食现象严
重;打小朋友;不会穿脱衣服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班级三位老师共同协作,帮助幼儿克服这些问题 。我们定期为幼儿借阅关于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绘本,丰富的画
面、生动的语言、夸张的动作,让幼儿将故事的情节铭记在心,从而潜移默化的运用到了实践生活中,自然的解决了许多常规问题 。
(二)与儿歌、游戏相结合
“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是《纲要》的实施原则,幼儿教育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行为,而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因此,游戏就是一种极好的用来巩固和训练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方法 。
平日,教授一些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小儿歌,如:《洗手歌》、《我会叠衣服》、《水管哭了》、《小能手》等一些短小、顺口的儿歌,孩子边洗手边将儿歌说出,
从而强化了幼儿的行为意识 。此外,与健康活动相结合,在跳皮筋活动中,幼儿将上述的小儿歌,边跳边说出 。在户外活动中,通过《快乐的木头人》活动,促进幼
儿在游戏中的规则意识,并懂得只有遵守游戏的规则,才能真正体验到游戏的乐趣,从而体现了在玩中学的教育理念 。
(三)“值日生”制度
“值日生”是我班从中班一直延续下来的制度,不仅给幼儿提供了为他人服务的平台,还为幼儿树立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如:分碗、筷子、擦桌子、扫地等,每位值日生都能各尽其职,效果显著 。
(四)多样化的活动内容促进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