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母乳拉稀什么样

1.吃母乳的宝宝拉肚子

吃母乳拉稀什么样

文章插图
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大便就是稀稀的,因为母乳的80%都是水啊 。母乳喂养儿若排出成形大便就属于便秘了 。
母乳喂养的婴儿 , 大便呈黄色或金黄色 , 稠度均匀如膏状或糊状 , 偶尔稀薄而微呈绿色 , 有酸味但不臭 , 每天排便二至四次 。
如果平时每天仅有1~2次大便 , 突然增至5~6次大便 , 则应考虑是否患病 。如果平时大便次数较多 , 但小儿一般情况良好 , 体重不减轻 , 不能认为有病 。
小儿胃肠道系统还未发育完善 , 可多补充些有益菌 , 如妈咪爱、合生元 。妈咪爱与合生元都是有益菌(不是药),是调理胃肠道系统的 , 拉稀的调到不稀 , 便秘的调到不干 。妈咪爱价格适中 , 合生元价格偏贵 。
若母乳喂养的孩子发生腹泻时 , 不要轻易断奶 。这时可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 , 让孩子吃前一半的乳汁 。因为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质含量较多 , 容易消化 , 富于营养 , 而后半部分脂肪含量较多 , 不易消化 。必要时母亲可在喂奶前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 , 先饮一大杯淡盐开水 , 稀释乳汁 , 然后再给孩子哺乳 。
怎样才算腹泻?
腹泻的定义是指大便的‘量’、‘次数’及其中的‘含水量’增加 。其实婴儿每天排便的次数 , 随个人体质及喂养方式而有差别 。
一般说来 , 从三天一次到一天三次都可以是正常的 。喂母奶的婴儿每天排便的次数会比喂配方奶粉的婴儿多;较小婴儿的排便次数会比较大婴儿多 。所以 , 与其强制规定排几次便以上算是腹泻 , 不如与各个婴儿平日的排便‘习惯’作比较 , 只要排便的次数及量明显的比平日多 , 或含水量大增成为稀便或水便就可算是腹泻 。
那些原因会引起婴儿腹泻?
可以依腹泻期间的长短 , 将之分为二周以内的急性腹泻及超过二周的慢性腹泻 。因为两者的造成原因 , 及医师的处理原则并不相同 。
急性腹泻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和食物过敏 。感染性的腹泻可以是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 , 腺病毒 , 肠病毒…..〉或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 , 志贺氏杆菌 , 致病性大肠杆菌……〉 。过敏性腹泻则导因于婴儿的特殊体质 , 或因副食品添加不当而造成 。有时服用某些抗生素也可能因改变肠道正常菌种的生态 , 而引起腹泻 。
慢性腹泻则常见于对牛奶蛋白过敏 , 或醣类耐受性不良的婴儿 。有时婴儿在急性肠炎之后 , 因肠粘膜受损 , 也会引起暂时性的果醣或蔗糖耐受性不良 , 导致较长时间的腹泻 。另有少数的婴儿因为消化道较敏感 , 容易在每次进食后不久排便 , 这种情形通常每次排的量不多 , 且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 。
婴儿腹泻会不会造成什么后遗症?
严重的急性腹泻时 , 由于大量的水份及电解质的流失 , 容易造成脱水及电解质失衡 。这两个问题若不能即时加以改善 , 可能进一步造成体温调节失常 , 心肺功能失常 , 休克 , 及肾衰竭 。而慢性腹泻的主要问题在于长时间的肠道吸收不良 , 导致营养不足 , 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