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注意的一些养生的知识( 二 )


《遵生八笺》上说:“秋气燥 , 易食麻以润其燥 。”秋季应多进食些如蜂蜜、芝麻、杏仁等性滋润味甘淡的食品 , 既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 , 可防止秋燥带来肺及肠胃津液不足常见的干咳、咽干口燥、肠燥便秘等身体的不适症候或肌肤失去光泽、毛发枯槁的征象 。
秋季饮食以甘淡滋润为宜 。多吃些具有润肺润燥的新鲜果蔬 , 如梨、柿、柑橘、香蕉等;胡萝卜、冬瓜、银耳等 , 及豆类及豆制品、食用菌类、海带、紫菜等 , 可制成佐餐食用 , 如蜜煎银耳、各种新鲜果蔬汁液等 , 加工羹粉汤粥 , 如香菇豆腐汤、扁豆粥、藕粉羹等 , 有营养能润燥 , 对预防秋季易出现的口鼻目干、皮肤粗糙、大便秘结等现象有裨益 。
(4)秋季养生饮食 , 注意应忌苦燥
中医认为 , 苦性燥 , 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 。《素问-五脏生成篇》上说:“多食苦 , 则皮槁而毛拔 。”秋季燥邪当令 , 肺为娇脏 , 与秋季燥气相通 , 容易感受秋燥之邪 。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 。
《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中以五脏之病 , 五味和四时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 , 提出:“肺病禁苦......秋不食肺”的观点 。
因此 , 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苦燥 。
三、秋季饮食的宜食和忌食:
秋季 , 是指农历7 , 8 , 9月(公历8 , 9 , 10月)金秋肺气旺 , 属金 。金能克木 , 木属肝 , 肝主酸 , 故秋季饮食宜“减辛增酸 , 以养肝气” 。
宜食:柚子 , 梅子 , 山楂 , 柑桔 , 葡萄 , 菠箩 , 柿子 , 柠檬 , 石榴等 。
忌食:辛辣的葱 , 姜 , 蒜 , 辣椒 , 洋葱等 , 多吃易内火亢盛 , 伤津劫阴 。
脾胃属土 , 土生金 , 甘味养脾 , 脾旺则肺气充 , 所以要注意“以肝补脾 , 禁苦伤肺” 。
宜食:梨 , 苹果 , 香蕉 , 甘蔗 , 箩卜 , 冬瓜 , 丝瓜 , 黄瓜 , 莲藕 , 百合 , 蜂蜜等 , 含水较多的甘淡滋润可养脾利肺 , 生津润燥的食物 , 防治干咳 , 咽干 , 便秘 , 毛发枯槁等秋燥津亏病症 。
忌食:苦味蔬菜 , “多食苦 , 则皮槁而毛拔” , 苦性燥 , 易伤津耗气 。
立秋以后 , 气温由热转凉 , 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 , 食欲开始增加 , 以补充夏季的消耗 , 并为越冬做准备 。
秋季气候干燥 , 夜晚虽然凉爽 , 但白天气候仍较高 , 据中医“燥则润之”原则 , 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 , 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 。秋季空气中湿度小 , 皮肤容易干燥 。因此 , 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
秋季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 , 以在冬季到来时 , 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 。秋季进补应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 。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 。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 , 可以服食具有健脾补胃的莲子、山药、扁豆等 。秋季出现口感唇焦等“秋燥症”的气候 , 应选用滋养润燥、益中补气的食品 , 这类食品有银耳、百合等 , 可起到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补益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