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血糖高后还可以正常吗

1.血糖高的人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32岁血糖高后还可以正常吗

文章插图
(一) 急性并发症
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本症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常见于1 型糖尿病,多发生于代谢控制不良、伴发感染、严重应激、胰岛素治疗中断以及饮食失调等情况 。
2 型糖尿病如代谢控制差、伴有严重应激时亦可发生 。延误诊断或治疗可致死亡 。在幼龄或高龄、昏迷或低血压的患者死亡率更高 。在美国有经验的医疗中心其病死率<5%,但在我国基层医院病死率可高达10% 。
2、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
本综合征多见于老年患者 。由于严重高血糖症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而致昏迷、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本综合征病死率极高,即使在水平高的医院死亡率仍可高达15% 。
3、 乳酸性酸中毒
糖尿病合并乳酸性酸中毒的发生率不高,但病死率很高 。大多发生在伴有肝、肾功能不全,或伴有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缺氧性疾病患者,尤其是同时服用苯乙双胍者 。主要是由于体内无氧酵解的糖代谢产物—乳酸大量堆积导致高乳酸血症,进一步出现体液PH 降低,导致乳酸性酸中毒 。
(二)慢性并发症
1 、血管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并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 。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糖尿病患者中,冠心病约占一半 。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由于对冠状动脉硬化性疾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的认识以及防治试验的成就,西方国家普通人群中冠心病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 。糖尿病人群则不然,其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却日益增加 。糖尿病人群的心血管疾病年发病率比年龄及性别相同的非糖尿病人群高2~3 倍 。美国Framingham
对51~59 岁男性7 年初级预防群体随访研究,以及芬兰冠心病事件及死亡研究(1059
例2 型糖尿病和1373 例非糖尿病),均表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3 次报告(NCEP-ATPⅢ)指出,既往无心肌梗死的糖尿病患者10 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与既往曾患心肌梗死的非糖尿病患者相似,故认为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 。
2 型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糖尿病动脉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动脉内皮损伤,继之对血管损伤的反应提早发生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是增加冠心病事件及死亡的重要原因 。同时糖尿病心肌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易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所致的心律失常亦为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损伤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基础是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其相伴的多种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小而密LDL-C 升高、高甘油三酯血症、低HDL-C、PAI-1 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即代谢综合征),以及吸烟等 。
作为心血管疾病多危险因素的代谢综合征不仅于糖尿病期,而且于糖尿病前期,如糖耐量受损阶段即已存在 。因此在处理糖尿病时,并有效地进行早期的干预防治,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与死亡率 。
2、糖尿病脑血管病
糖尿病脑血管病以脑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缺血性脑病最为常见,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腔隙性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等 。糖尿病血管病中的脑血栓形成多发生于大脑中动脉,而腔隙性脑梗死则多见于脑内深穿支的供血区,如壳核、内囊、丘脑及脑桥基底等 。由于糖尿病高血压发生率甚高(20%~60%),亦可发生出血性脑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