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蛋白:性能优但壁垒高,体量不大、发展稳健( 六 )


3、 复盘展望:行业规范化进程提速 , 修复护肤领域迎来风口3.1 海外复盘:风靡海外 20 年 , 安全性+玻尿酸替代是市场萎缩主因
美国医美注射领域应用中 , 胶原蛋白领先玻尿酸 20 年 。牛胶原用于改善老年性 皱纹的临床试验始于 1977 年 , 数年临床论证后 1981 年第一款牛胶原蛋白植入 物 Zyderm 获 FDA 批准 , 进而揭开短效填充序幕 , 相较玻尿酸(2003 年获批)领先 20年 。1981-1992年有超过 75 万注射过 Zyderm 与 Zyplast , 1997/2000/2003 年胶原蛋白注射分别位居非手术项目第 2、第 4 与第 5 位 。
安全性问题+玻尿酸获批 , 胶原蛋白市场逐渐萎缩 。①早期牛胶原蛋白产品存 在维持时间较短(3 个月)、致敏率较高(3%-10%)等缺点 , 注射前需经两轮 皮肤测试 , 而且皮试阴性也不能保证不会发生过敏反应或其他更严重的副作用 ,  增加医生和消费者的不便与延误 。②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疯牛病开始传播 ,  2003年12月23日美国证实出现首宗疯牛症病例 , 对牛胶原蛋白推广造成打击 。③2003 年美国第一款玻尿酸填充剂获批 , 玻尿酸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即刻 效果更好)、维持时间与价格都更有竞争力 , 进而胶原蛋白市场逐渐萎缩 。
实际上以牛胶原为基础 , 胶原蛋白产品自身也在优化 。1)原料来源:由牛胶 原蛋白扩展至“人”胶原蛋白/猪胶原蛋白 , 提升安全性 。人胶原蛋白包括异体人 胶原蛋白、自体皮肤培养/异体皮肤培养胶原蛋白 , 受到社会伦理学与生物技术 的限制尚难以普及;而猪胶原蛋白的一级结构与人体极为接近 , 相容性高、过 敏率低 , 且无传染病风险 , 被证实为较为安全的原料来源 。2)交联技术:改进 生产工艺 , 延长维持时间 。早期胶原蛋白产品选择化学交联剂以延长体内降解 时间 , 但安全性面临考验 。2008 年获批的 Evolence 采用猪胶原蛋白与 D-核糖交 联后维持时间可延长至 12 个月 , FDA 亦批准该产品无需过敏性测试 。
尽管产品力有改善 , 但竞争力仍不足以“焕发新生” 。1)安全性与维持时间有 改善 , 但天然提取的胶原蛋白仍面临产能瓶颈、成本过高问题 , 而基因工程技 术国内已领先于海外。2) 美 国 填 充 材 料 选 择 多 样  ,  除 玻 尿 酸 外 还 有 PLLA/PMMA/CaHA 等材料 , 胶原蛋白产品力没有明显优势 。3)双美生物对于 市场的选择也可提供视角 。双美胶原蛋白在 Zyplast 团队技术支持下于 1995 年 开始研发 , 2006 年双美 1 号获 TFDA 认证 , 2009 年获 CFDA 与 CE 认证 , 但公 司基于经济利益考量并未大力开发欧美市场 。公司于 2012 年招股说明书中提到 ,  “欧美国家临床试验耗资耗时 , 且市场可接受之价位较低 , 相较于中国大陆市 场之价位差距将近 10 倍 , 故现阶段系采取以高利润且高度成长的市场为主 , 低 利润且市场趋于饱和的地区则属中长期拓展目标” 。
3.2 监管政策:重组胶原政策相继出台 , 行业规范化进程提速
动物源提取的胶原蛋白类医疗器械产品监管相对清晰 , 而重组胶原蛋白产品此 前尚无统一标准 。1)动物源胶原产品:根据 2017 年《国家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  手术器械、骨科填充和修复材料、植入剂、支架材料、外科及创面敷料等胶原 蛋白产品均纳入Ⅲ类医疗器械管理 。2)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当前市场上重组胶原蛋白产品于医美领域多用于医用皮肤修复敷料 , 按照二类医疗机械管理 , 仅 需省级药监部门管理;实操中存在产品命名规则不一、各省对产品分类原则把 握尺度差异、胶原蛋白质量检测标准不完善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