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临床表现

贫血的临床表现与其病因,程度轻重、发生急慢和年龄等因素有关 。
【贫血的临床表现】一般而论,急性的贫血如急性失血或溶血,虽贫血程度较轻,亦可引起严重症状甚至休克 。而慢性贫血,早期由于机体各器官的代偿功能较好,可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当代偿不全时才逐渐出现症状 。小儿对慢性贫血的耐受性一般较成人为大 。个别慢性贫血患儿(如重型β-地中海贫血),在重度贫血时仍可走路上楼 。由于红细胞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输送全身,贫血时,血液含氧量减少而呈低血氧症,这就引起组织与器官功能减退而产生各系统症状 。
一、一般表现
皮肤、粘膜苍白为突出表现 。由于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减低,使皮肤(面,耳轮、手掌等)、粘膜(睑结膜、口腔粘膜)及甲床呈苍白色 。重度贫血时皮肤往往呈蜡黄色,每易误诊为合并轻度黄疸,相反,伴有黄疸,青紫或其他皮肤色素改变时可掩盖贫血的表现 。此外,病程较长的还常有易疲倦,毛发干枯,营养低下,体格发育迟缓等症状 。
二、造血器官反应
婴儿期由于造血器官的功能尚未稳定,当造血需要增加时,往往骨髓外造血器官和组织呈增生性反应,回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和淋巴结不同程度增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外造血一般不增强),末梢血液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幼稚粒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