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块儿学习 父母可以这样做

和孩子一起学习是快乐的,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希望有一个伙伴,如果家长和孩子做伙伴,不但孩子开心,连家长也会从中找回童年的记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教师,孩子的言行和爱好是在家长的熏陶下形成自己的特点的 。和孩子一起学习,在一个知识的环境里,你会感到世界真的很美好 。

和孩子一块儿学习 父母可以这样做

文章插图
确实,现在的一些家长,往往抱怨孩子不理解自己养家糊口的辛苦,指责孩子泡网吧不学习,一股脑儿地把责任推给社会,而家长自己沉醉在无聊的应酬和消遣里,缺失了再学习的能力 。
学习不光是学生时代的事,也不局限于你的专业领域 。为父母者,更应该善于和孩子一起学习 。学习什么?孩子已经给出了答案:了解国内外大事,跟上时代的步伐,能够和孩子们一起进步 。
说实话,这不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很多家长却不能够持之以恒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国自古就崇尚教育,中国人以重视下一代的教育而闻名世界,但我们却不得不承认,现实中,我们的许多家长却走偏了路 。一些人以为给孩子找个名校,或是一掷千金,让孩子从小离家而远赴海外当个小留学生,就是对他们教育的大投入,就可以一劳永逸了 。殊不知,这种把教育的责任推出去的做法却铸成了很多的错误和悲剧 。
怎么学习?孩子也给出了答案:和他们一起学习 。我们发现,这个调查结果令人惊异,其实,很多孩子并没有在意家长的收入,而是更看重知识的力量,这无疑是我们这个社会和这个民族的希望 。面对这些充满希望的下一代,家长们应该幡然警醒了,在浮躁和迷失中静下心来,关上电视、撤掉麻将,在温暖的灯下,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和讨论,把你们的爱镶上知识的金边,融入孩子纯洁的心灵,呵护他们健康地成长 。
许多父母经常教育孩子“多动脑子”,“好好用功”,却忽略了“以智能育智能”这一重要规律 。调查发现:思维活跃、分析问题条理清楚的孩子跟他们的父母有直接关系,这些父母在谈话间明显地表现出思维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因此,为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父母首先应加强自我学习,并积极投入与孩子一同的智力活动中去 。
所以,父母可以这样做:
(1)读书、看报 。读书、看报能接受更多更新的信息 。在家庭中传递信息时,父母还要谈谈自己的认识 。读书过程中养成划出重点、剪贴感兴趣的文章和记读书笔记等阅读习惯,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孩子自然也会喜欢上读书、看报 。
(2)小型家庭智力竞赛 。进行竞赛的方法多种多样:必答、选答、抢答;口述、手写、动作;记分、淘汰、小奖品 。这项活动还可以针对孩子在学习中的弱点进行,以激发学习兴趣,扩大知识背景 。
(3)家庭辩论活动 。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问题是父母和孩子都感兴趣的,但看法未必一样,就此开展辩论活动,各抒己见,也是项不错的活动 。如果在家庭中形成讨论、辩论的风气,每个家庭成员的水平都会提高,还能矫正有些父母一人说了算的不民主作风 。
(4)智力型家务劳动 。所有的劳动都有明显的智力因素,如,饭,怎样做能节约时间?菜,怎样做才好吃、好看?大扫除,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拖地板,怎样才能擦干净?等等 。在家务劳动中引导家人开动脑筋,大脑必然得到锻炼 。
【和孩子一块儿学习 父母可以这样做】 (5)向孩子请教 。父母应有向孩子学习的意识,对于有些知识,父母可以直接以孩子为老师 。比如,孩子的英语学得更好了,父母可以多请教请教孩子,这样更会提高孩子的兴趣,如果孩子发现自己不能回答你的问题,孩子就会很自觉地去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难道不比听写、默写更能促进孩子的学习兴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