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崔玉涛讲“婴幼儿生长与发育评估”( 二 )


用粗一点的线比一下 , 再用尺子量 。
(h2)四、匀称度匀称度 , 是对发育指标间关系的评价 , 包括体型匀称、身材匀称 。每个孩子匀称度都不同 , 并不能但看体高或体重的单一数据 , 而是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所以 , 是以身长为标准 , 去了解体重 。需要关注的是孩子在这一个身高的时候应该多少体重 , 而不是这个年龄的时候应该多少体重 。(h3)体块指数(BMI)体块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 可用于评估超重和肥胖 , 只作为有效的筛查工具 , 而不是诊断工具 。对于儿童而言 , BMI具有年龄和性别特异性 , 所以需要使用曲线进行测量 , 在正常范围即可 , 无需苛求50%标准值 , 超重、过轻需警惕 。且BMI曲线并不是匀速上升的 , 因为孩子体型的变化 , 正常曲线是一个勾状的 。(h2)如何正确评估发育情况发育不能用数字指标来衡量 。
智商60和63分没有区别 , 婴幼儿发育包括6个方面:运动、语言、认知、个人-社会、心理、行为 。发育是家长用心跟孩子交流的 , 发育存在的问题 , 大多数是家长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 , 无法投入全身心跟孩子交流 , 对于孩子的发育甚至是保姆更了解 。运动是发育的基础 , 运动的基础是骨骼肌肉的发育 , 包括颅骨、脊柱、长骨 。运动功能的发育 , 主要是肌肉发育 , 包括粗大运动、精细动作 。
(h2)一、颅骨发育(h3)1、颅骨发育规律怎么关注颅骨 , 头顶看颅骨就是五块骨头 , 额骨2、顶骨2、枕骨1 。成人的骨缝被纤维紧密连接 , 所以摸不到缝隙 。婴儿的骨缝为什么能摸到缝 , 因为婴幼儿在三岁之前(最起码是两岁内) , 是脑子顶着骨头长 。骨缝大 , 这是个生理过程 , 要留给脑子发育的空间 , 与缺钙无关 , 封死了脑子就不长了 。建议缺钙、缺锌、缺DHA的医生 , 是因为自己解释不清这个生理发育原理 。
小贴士:颅骨发育有自己的规律 , 家长无需过度担心 , 囟门部位有八层组织 , 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 。有时能够看到血管搏动 , 是因为八层组织中有血管 , 小月龄时 , 纤维层比较薄 , 所以能看到血管搏动 。(h3)2、颅骨发育异常婴儿平躺睡的时间太长 , 容易出现顶骨落在额骨上头 , 即头顶出现发夹型凸起 。头型异常的情况:斜头畸形(即严重偏头 , 可能导致机能障碍 , 比如大小脸、弱视、听力差异、影响牙齿排列等 。枕秃部位若不为正中间 , 则可能存在偏头)、不对称短头畸形(平头+偏头)、短头畸形(即平头) , 舟状头(窄头) 。方颅也与缺钙无关 , 方颅是外力造成的 , 也是因为长时间平躺 , 后方骨头挤压造成 。如何纠正:小月龄时 , 清醒时多趴 , 减少后脑勺接触床面的时间 。睡觉时 , 可以自制帽子来矫正睡姿 , 即在扁下去的部位多缝一些棉花垫高 , 人为让平躺时实际上已经侧了 , 让突出部位作为着力点 。头型追求一个正常的状态 , 头型对称 。只有很严重的畸形需要治疗 , 如确实存在头型异常自行难以纠正 , 可以戴矫正头盔(需定制) 。(h2)二、脊柱发育脊柱发育 , 包括颈曲、胸曲、腰曲、骶曲 。孩子脊柱发育有自己的规律 , 要鼓励趴 , 趴的时候 , 锻炼颈后肌和腰背肌肉 。趴着时候抬头 , 颈前曲才能形成 。孩子腰背肌肉发育成熟 , 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动作 , 独立做起来的时候 , 胸后曲才形成 。孩子下肢肌肉发育足以使他自己站起来时 , 腰前曲就形成了 。(h2)三、长骨发育长骨的发育 , 最准确的是测量骨龄 。骨龄即骨发育的年龄 , 骨龄和年龄不一定相符 。(h3)关于“骨密度”与“微量元素测试”骨密度没有必要测试 , 骨密度偏低 , 代表有空间吸收更多的钙 , 有更多的钙进入支撑骨头 。若骨密度不低 , 说明孩子就不长了 。长骨头是骨头两头长 , 从而把骨头拉长 , 所以骨头的两端是骨骼发育的地方 。测骨龄常用部位是用左手腕 , 常用的方法是X线照相(要在医生指导下操作 , 不是可以随意做的 , 适用长得过快或者过慢的孩子 , 普通的孩子不推荐测)B超的骨密度是没有意义的 。孩子永远不是缩小的成人 。微量元素检查 , 也没有意义 。首先 , 取的是样本是血 , 血里的微量元素不足以代表实际的微量元素含量 。以钙为例 , 钙都是落在骨头上的 , 落到血里的比例不足以代表实际的钙量;其次 , 孩子一般体检取指尖血 , 指尖血是血液+组织液 , 较稀 , 不准确 , 静脉血相对较准;对孩子的骨骼生长不要简单粗暴地以“缺钙”来定义!(h2)四、牙齿乳牙一共20颗 , 第一乳牙萌出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