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增多怎么办

1.尿蛋白高怎么办

尿蛋白增多怎么办

文章插图
尿蛋白高需要两个治疗目标:
一是通过治疗把尿蛋白高这一症状消除掉
二是通过治疗避免蛋白尿反复发作 。
以下我们就这两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
蛋白尿虽然是各类慢性肾病病人的典型症状表现之一,但是对出现蛋白尿的肾病病人施治,则不能单纯对症消除蛋白,而需要系统综合的来救治,这样才能实现以上两点治疗要求 。
尿蛋白从病理上讲是病人肾脏内发生了免疫反应,由此而引起肾脏内的肾小球滤过和粘膜屏障被严重破坏或丧失基本功能 。在临床上,面对病人的漏蛋白问题,基本上都是采用激素或是免疫抑制类药物治疗,这些药物能够发挥抗炎作用,所以对于肾病病人出现的尿蛋白高的异常情况起到缓解作用 。
但是,要注意,激素等治疗药物改善蛋白尿症状的缓解作用仅仅是暂时的 。激素等药物一过性的减轻肾病病人肾脏内的炎症反应,暂时控制了蛋白质的漏出,反而不能对漏蛋白的滤过屏障起到治疗作用 。而这种激素治疗蛋白尿的治肾方案,也往往成为肾病蛋白尿病人病情反复的根结所在 。
漏蛋白、尿蛋白高,其根本性的原因是因为各种内外因素导致病人的肾脏实质损伤,由此导致肾脏炎症反应、肾脏本身缺血缺氧,启动肾脏的纤维化病变进程,最终出现肾小球受损、肾小球滤过屏障损害,大量蛋白质经此而漏出来 。
不过,患者也不必因此而格外恐慌,明白了自身漏蛋白的根本病因,就可以及时选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应对这一问题 。肾脏实质损伤、肾小球滤过屏障病变,治疗上就要主攻肾脏组织损伤,对应进行正确修复 。肾病病人机体病情复杂,治疗应建立在抗炎、抗凝、防血栓、灭活致肾毒性因子、逆转、降解等综合治疗方案基础上,扩血管、活血化瘀、修复生新 。
将肾病病人肾脏内损伤的肾小球滤过屏障修复到位,将病人正在发生纤维化病变的组织修复到位,这样才能保障其从根本上消除尿蛋白,最大程度上杜绝蛋白尿的再次发生 。
2.尿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
一般来说正常人尿蛋白尿中含蛋白量上限为150毫克,超过150毫克/日,即属于异常蛋白尿 。但此时的尿蛋白高也不一定就是病理性蛋白尿 。很多情况下人体在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情绪激动、过冷、过热及在应激状态时,尿蛋白的排出量均可增多,称一过性蛋白尿,在几小时或数天后即可恢复正常,所以此种情况下检查后的尿蛋白高可以不必担心 。
蛋白尿作为慢性肾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肾脏疾病的结果 。其实,尿中蛋白质及量的异常不仅是一个病变的指标,而是作为一个独立因素参与肾脏的病变过程 。有关研究也发现,各种肾病蛋白尿的水平与慢性肾衰进展的速度密切相关,任何能够使蛋白尿减少的治疗干预都有利于减慢肾脏疾病的进展 。虽然蛋白尿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参与肾脏病变过程,蛋白尿还可损害肾脏 。
1、尿蛋白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具有毒性作用,患者在进入肾衰竭后,将有大量的血浆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这些大分子物质在系膜区的沉积可引起系膜细胞损伤、系膜细胞增殖和系膜基质生成增加,从而导致肾小球硬化;
2、尿蛋白可损害肾小管间质,正常肾小球滤过的少量小分子蛋白质被接近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在溶酶体内进行分解 。病理状态下,肾小球通透性增加使大量血浆蛋白漏出到肾小管腔内,而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过度重吸收白蛋白导致胞浆内溶酶体活性增高,可致细胞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