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医案( 二 )


后世医家在使用补中益气汤时也多加减及合方使用,但灵活性远不及李东垣 。具有代表性的加减有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和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读《薛氏医案》和《寿世保元》随处可见 。
脾胃不足,痰湿易滞,理应加茯苓、半夏;补中益气汤治“元气脾胃之虚”,六味地黄丸治“肾水真阴之弱”,“二方兼而济之,乃王道平和之剂”,合用似极为高明 。但从李东垣“立方本指”去认识,则茯苓、半夏沉降有余,六味地黄丸降入下焦,皆不利于“升其阳” 。可见,不解东垣本意,随意加减极易“动手便错” 。
误用极易坏事,于是后世医家提到了补中益气汤的禁忌症 。如张景岳说:“元气虚极者,不可泄;阴阳下竭者,不可升 。”柯琴说:“惟不宜于肾,阴虚于下者不宜升,阳虚于下者更不宜升也 。”这些论述对后学者的临证是极其有用的 。但从李东垣“立方本指”看来,这只是低层次的、形式上的认识 。
实际上,内伤脾胃病证中,肾虚完全是可以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的,只是用药时需斟酌升降浮沉 。
2.补中益气汤是如何体现甘温除热的
中医认为机体阴阳失调时,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这是说明阴阳与寒热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普遍适用理论原则,治疗上当用“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之法 。但亦有气虚发热、阳虚发热之说,实热可泻,虚热宜补 。此因虚致热 。需用甘温之品治其气虚、阳虚之本而达到除其标热 。此法即为甘温除热法 。补中益气汤为“甘温除大热”之代表方剂 。
“甘温除大热”是用甘温之剂治疗发热的一种方法 。甘温之剂治疗发热主要指“气虚发热”和或“阳虚发热”,其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 。
甘温除热法由金元名医李杲最早创立,其受<素问·调经论篇>“阴虚生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等启发,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在<脾胃论)中首次提出 。
补中益气汤由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组成,方中用药以甘温之品为主,具有甘温益气退热之效,故谓本方为“甘温除大热”的代表方剂 。本方所治之热乃属低热,此类发热历代医家对其病机见解不一,大概分为以下几种:
1)脾阳虚弱,气血虚损而发热 。《脾胃论》日:“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 。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 。认为是饮食劳役,损伤脾胃,气血化源不足,至气血虚损而发热 。
2)中气下陷而发热 。柯韵伯曰:“惟东垣知其为劳倦伤脾,谷气不盛,阳气下陷阴中而发热,制补中益气之法 。”
3)素体阳虚,感受外邪而发热 。张景岳日:“补中益气汤,允为东垣独得之心法,本方以升柴助升气,以参术归芪助阳气,此意诚尽善矣 。然补阳之义亦有宜否,如治劳倦内伤发热为助阳也,非发汗也,然有不散而散之意,故于劳倦感寒或阳虚痃疟及脾气下陷等证最宜 。若全无表邪寒热而中气亏甚者,则升柴大非所宜 。盖升柴之昧兼苦寒,升柴之性兼疏散,唯有邪者,可升而散之 。
无邪大虚者,即纯用培补,犹恐不及,再兼疏散,安望成功 。
4)劳役伤气,气不内敛而发热 。蒲辅周根据《内经》“劳则气耗”、“阳气者,烦劳则张”的理论,认为是劳役过甚,元气虚馁,气不内敛,浮越于外而致的发热 。
5)中阳外越而发热 。认为中焦虚寒,阳气浮越于外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