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脸上长小红疙瘩起泡了

1.宝宝的脸上长了好多小泡泡一样的疙瘩,是什么原因呢?

宝宝脸上长小红疙瘩起泡了

文章插图
宝宝用什么喂养的?很可能是出现湿疹了,湿疹是反复性发作的,一般1岁半后就会不发 。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是小儿最常见的皮肤病 。好发于1~2个月婴儿,也有少数5~6个月之后才发病的 。通常见于较肥胖的婴儿,病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 。大约两岁左右可逐渐痊愈 。湿疹的皮肤损害表现在面部两颊,初起时为潮红斑片,伴有米粒大小的丘疱疹或丘疹,继之破溃、糜烂、渗液、结痂,可累及头皮,表现为黄色脂性痂皮或白色鳞屑 。
可给湿疹患儿服用非那根糖浆或苯海拉明糖浆,也可与复方维生素B糖浆、维生素C等一起服用 。局部可搽2.5%地塞米松冷霜、氧化锌糊剂,冬季可加用10%鱼肝软膏或50%甘油 。如果皮肤损害表现为化脓发炎,应使用红霉素眼膏或其它抗生素软膏 。在使用时要搽得薄一些,每天搽3次为宜 。
一些验方也有效:绿豆、百合各30克,煮汤带渣服食 。绿豆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利水作用,百合性凉,味甘、微苦,有补虚清热、宁心安神的作用 。可清利湿热 。
丝瓜30克,洗净,加盐,煮熟带渣服用 。丝瓜性凉,味甘,可清热解毒 。红皮甘蔗(连皮去节)和鲜马蹄各30克,煎汤代茶 。
绿豆30克,粳米50克,先煮绿豆,再加入粳米和糖,合煮成粥服用 。取白扁豆30克、粳米50克,放在一起煮粥,放入少许砂糖,随时服用,白扁豆性微温,味甘,有健脾化饮食不当是引起湿疹的主要因素之一 。有些婴幼儿本身是过敏体质,当吃了牛奶、鱼、虾、鸡蛋等异性蛋白后,便引起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此外,一些婴幼儿喂奶不规律(时间、数量),加辅食种类偏多,致使胃肠道功能紊乱而诱发湿疹 。
你的孩子已不再喝牛奶,至少可以排除此因素 。建议你除了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外,还应该检查饮食、喂养是否得当,周围的环境对其是否有影响 。
一般而言,只要找出致病因素并做到有针对性治疗,小儿湿疹是能够治愈的 。湿疹患儿在日常护理中要注意:
【宝宝脸上长小红疙瘩起泡了】1、尽量少用肥皂,不用碱性大的肥皂 。除用适用婴儿的擦脸油外,不用任何化妆品 。
2、不穿化纤、羊毛衣服,以柔软浅色的棉布为宜,衣服要宽松,不要穿盖过多 。
3、为避免抓破皮肤发生感染,孩子睡觉时可用软布松松包裹双手 。
4、头皮和眉毛等部位结成的痂皮,可涂消过毒的食用油,第二天再轻轻擦洗 。
5、在湿疹发作时,不作预防接种,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
6、根据医生要求进行涂药,不用刺激性止痒药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
在发作期间控制过敏源,易发物不要吃,乳母不要进食如鱼虾蟹,蛋清,芝麻等,洗脸水不要过热,减少洗脸的次数,可以使用植物提取的湿疹膏,如天使贝贝 。及时修剪指甲,控制易发物的摄入,发复性的最好是母乳喂养或羊奶喂养,建议补充益生菌,具有抗过敏的作用
2.宝宝脸上起了一些小水泡疙瘩,怎么回事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