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湿气中医专家

1.中医有哪些祛除湿气的方法?

治湿气中医专家

文章插图
一、如何判断自身的湿气?
1. 吃饭时,看食欲——
到该吃饭的时候,没有饥饿的感觉,而且什么也不想吃?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里胀胀的?在吃饭过程中有隐隐的恶心感,好象吃下去的东西自己往上顶?
专家点评: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湿气进入体内最容易伤脾 。自检脾胃功能,就能发现你是否脾湿 。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我们吃到体内的各种食物和水液,把这些物质转化为能够被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为细胞新陈代谢提供能量 。大多数人在夏季湿热的环境中,都会出现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 。但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响,有较强的饥饿感,可是吃了东西后马上会有饱胀的感觉,这是胃强脾弱的表现,也是脾湿的征候 。
2. 清早洗漱时,看面色和舌苔——
早晨眼皮肿,或有下眼袋?照镜子时发现自己舌苔厚腻?舌体胖大、或舌边缘有明显齿痕?
专家点评:确认是否脾湿,最准确的方法就是看舌的形态 。健康人平时可以养成定期观察自己舌象的习惯,对照一些中医舌诊的图片,就可以发现自己健康问题的蛛丝马迹 。在夏季,脾湿的人常常感觉口内粘腻,面色晦暗,发黄 。
3. 感觉一下,你的体态
饮食作息和原来一样,但体重明显增加?关节僵硬,起床时浑身酸痛?下肢水肿?
专家点评:湿气重的人还可能在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而且表现为虚胖的体征,更严重的人会出现下肢水肿等问题 。
4. 入厕时,看大便——
大便稀烂不成形?大便基本成形但较软,而且大便完了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总有大便排不尽的感觉?
专家点评:确认是否脾湿,最便捷的方式之一就是看大便 。正常大便是香蕉样软硬适度的条形 。而如果像熟得过度的香蕉一样外形软烂、黏腻的大便就是脾湿的表现,说明身体消化功能异常 。体内湿气过重时,小便往往表现为尿不多,甚至尿量很少或尿得不痛快 。有些女性白带量多,也是湿气的显现 。
5. 工作时,看精神状态——
是否有胸闷的感觉,想长呼一口气才舒服?感觉四肢或身体沉重甚至有浑身酸疼的感觉?身体特别疲乏,懒得活动?活动时关节发紧,好象不灵活?有头昏沉、头脑不清爽的感觉?易困倦,有时记忆力减退?
专家点评:古人说“脾气一虚,肺气先绝”,说明脾与肺的功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脾气虚到一定程度,肺金失养,就容易出现短气、少气懒言,动则气促等肺气虚的表现 。
二、排除体内湿气的方法
1、运动排汗平衡荷尔蒙祛湿:
运动出汗是很好的去湿气;特别是夏天不要开空调、风扇,身体里面的汗一定要出来,否则你的湿气太重,到了冬天肯定会得病的 。
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 。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
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 。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
2、喝薏米红小豆粥(用豆浆机做):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
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 。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 。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 。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 。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