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5以内的数量 小班数学活动礼物教案反思


感知5以内的数量 小班数学活动礼物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小班数学活动礼物(感知5以内的数量)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引导幼儿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把实物与图片对应归放在一起,乐意参与活动,能大胆地用语言讲述,体验分享礼物的快乐心情,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礼物(感知5以内的数量)教案吧 。
设计思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充分体现了生活的观念,从生活的视角关注幼儿数学启蒙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从生活中挖掘数学活动内容进行教学,确实能让幼儿很富有兴趣地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地探索知识经验,能获得对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满足,在积累知识经验的同时发展幼儿的情感和相应的综合能力,并反过来用获得的数学经验服务于生活 。
数学活动“礼物”,也是来自于生活,我们的生活经验是这样的:到别人家去做客,一般会给主人送上一份礼物,于是,我就从这一礼物入手设计了一堂送教下乡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表述礼物——感知礼物——分享礼物的情景中来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会把实物与图片对应归放在一起,并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语言讲述,体验分享礼物的快乐心情 。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把实物与图片对应归放在一起 。
2、乐意参与活动,能大胆地用语言讲述,体验分享礼物的快乐心情 。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
活动准备:
自备各种礼物,相应的实物卡片、数卡 。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表述礼物 。
(1)王老师给宝宝们带来了一包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礼物?
(分给小朋友,引导幼儿有礼貌地说“谢谢!”) 。
(2)和旁边的宝宝说一说,你拿到的是什么礼物?是什么样子的?
(鼓励幼儿大胆完整表达礼物名称、颜色、形状等,并能正确使用量词:根、盒、瓶、包等)
2、按图归放,感知数量 。
过渡:王老师给宝宝们带来了糖、巧克力、火腿肠、酸奶、马蹄酥(一一出示图片),那每一样礼物有多少呢?(建议幼儿按图片来归放礼物,以便数清楚有多少 。)
(1)请宝宝们按照图片把手中的礼物归放在一起 。
(2)一起来数一数、说一说,每样礼物有多少 。
(感知礼物的数量,大胆说出每样礼物的总数:
一包珍果糖、两盒巧克力、三根火腿肠、四瓶酸奶、五个马蹄酥,老师送上相应的数卡 。)
3、分享礼物,体验快乐 。
(1)宝宝们喜欢这些礼物吗?好,我们先来分享我们江阴的特产——马蹄酥,其余的礼物呢,我们带到教室里去分享 。
(2)什么叫分享?(有好东西大家一起吃,有玩具、图书大家一起玩一起看等 。)
(3)这么多人怎么吃圆溜溜的马蹄酥呢?(用刀切一切,分一分,变成许多一小块 。)
(4)分享马蹄酥 。(鼓励幼儿两人合作:
一人端马蹄酥,一人戴着一次性手套发给客人老师品尝,并说一句话:请吃江阴特产——马蹄酥 。)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幼儿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的课程观和知识观也告诉我们:"幼儿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建构和发现知识,不是知识的旁观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创造者,而且幼儿的这种角色不是教师仁慈地赐予的,而是他们作为学习者天然具有的 。"在幼儿数学教育领域中,让幼儿真正做到"学会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解决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而不是把他们作为一种知识储备或是教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