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牛奶少出牛奶

1.多喝牛奶有什么坏处/

多喝牛奶少出牛奶

文章插图
********“牛奶危害论”站不住脚**********
虽说牛奶好处很多,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关于牛奶“危害”的研究不断出现 。去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奖单位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表研究称,大量饮用牛奶会增加卵巢癌发病率 。
去年9月,日本山梨医科大学名誉教授佐藤章夫在《产业医学杂志》上撰文指出:芬兰人和瑞典人虽然比日本人多喝了
4.5倍的牛奶,但却更易骨折;过量饮用牛奶或吃乳制品可能引发心肌梗死和脑梗塞 。他还怀疑前列腺癌、乳腺癌等都与牛奶中的激素有关 。
总的来说,这些“危害论”包括4个方面:
1.导致蛋白质摄入过量,损害健康;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范志红教授指出,这些说法是建立在针对西方人群的调查基础上的 。首先,西方人的膳食结构特点是高蛋白、高脂肪,再加上大量的牛奶、奶酪、冰淇淋等,但中国人的蛋白质摄入则是普遍不足 。她告诉采访人员,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是3%,远远低于肉类等食品,甚至低于豆制品(水豆腐5%,干豆腐20%) 。从膳食结构来看,它为人体提供的蛋白质比例是很小的,只能起到补充作用 。
因此,“蛋白质过量的棍子不能打在牛奶头上” 。
2.牛奶呈酸性,会溶解钙,导致骨质疏松;
中国有几千万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范教授表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以前都不喝牛奶或者喝得很少 。事实上,牛奶中富含钙、镁、钾等金属元素,总体呈弱碱性——据权威部门测算,100克牛奶中含钾120毫克—130毫克,钙110毫克—140毫克 。既然牛奶呈弱碱性,就不会分解骨骼中的钙质,导致骨质疏松 。调查表明,我国大部分骨质疏松患者都生活在农村等牛奶消费量较低的地区 。
3.导致患糖尿病、皮肤过敏的几率上升;
对于糖尿病、皮肤过敏等问题,范教授指出,研究发现,6个月以前的婴儿如果接受了牛奶蛋白,成年后患糖尿病的几率会增加;4—6个月的孩子用牛奶喂养,有可能增加皮肤过敏的发病率 。因此她表示,在婴儿时期,我们要提倡喝母乳,少喝牛奶 。但对于6个月以后的孩子,特别是成年人来说,饮用牛奶与糖尿病和过敏发病率没有什么关系 。
这里加菲说一下,对牛奶过敏是个体现象,一般是对牛奶中的一些乳蛋白过敏,就象有人会对花粉过敏一样,不应该因为个体现象扩大 。
4.导致患乳腺癌等癌症的几率上升 。
“牛奶致癌论”近年来受到不少研究者的关注 。他们的依据是世界乳癌学会渥太华会议的一个研究报告 。该报告说奶牛被注射生长激素后,牛奶中会出现一种叫IGF—Ⅰ的生长激素,它会导致乳腺癌等癌症 。范教授指出:“生产不规范的牛奶中含有生长激素,导致癌变,这类似于人吃了含有瘦肉精的猪肉会致病一样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求牛奶生产企业严格控制饲养条件,不能说是牛奶致癌 。
“事实上,牛奶中含有大量类似亚油酸的物质,对很多癌症特别是结肠癌有抑制作用” 。
********牛奶在全球范围内受到重视,自然有它的好处***********
1.牛奶营养丰富,除了含丰富的钙质外,B族维生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含量也很丰富,而中国人体内最缺的营养素恰好就是钙和维生素A、D、
B2等 。日本酪农乳业协会的资料显示,牛奶的营养成分主要是乳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结构优良,其中的乳糖还能促进钙、铁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
2.牛奶蛋白质中含有8种人体必需而又不能自行合成的氨基酸,消化率高达98%—100%,能充分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