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一岁左右 , 一般情况下就开始有发音的表现 , 正常表现为简单的“妈妈、爸爸”等;
一岁半到两岁左右 , 应该有50-100个的词汇量 , 会学习大人的动作以及简单的话 , 比如:妈妈叫爸爸的名字时 , 孩子也会跟着叫;
而两周岁到三周岁左右 , 应该有200-300个词汇量 , 会使用简单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 寻求一些需求 。
文章图片
语言在儿童 , 包括跟其他小朋友在游戏互动过程中 , 是交流的一种方式 。
如果说语言在该年龄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 , 对小孩后期合群方面、互动方面 , 以及与家长的交流方面 , 都会造成相对的影响 , 甚至于对孩子的心理发育 , 也会造成影响 。
例如:有很多三四岁的孩子 , 基本上不怎么会说话 , 细心的父母就会发现 , 孩子跟别的小朋友一块玩耍的时候 , 胆子明显偏小 , 容易胆怯 。
文章图片
他们通常不敢勇敢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 以至于有些游戏内容 , 不能够很好地融入到群体当中去 。
也就是说语言发育 , 对孩子后期多方面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
有些孩子两岁就能唱歌读诗了 , 而有些孩子甚至连话都说不清楚 , 究其科学原因 , 是因为孩子大脑区域的布罗卡区 , 发育程度不一样 。
布罗卡区负责语言的编码 , 换句话说 , 孩子说话的早晚 , 和智商没有直接的关系 , 但是确实会在社交、表达和读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
文章图片
除去科学原因 , 还有其他影响孩子说话的因素吗?
一、合适的语言环境
当代家庭与老人同住的占比非常多 , 这种家庭中大多存在语言问题 , 老人普遍以家乡话为主 , 而年轻父母则多数坚持说普通话 。
如此一来 , 语言环境存在差异 , 孩子一会听家乡话 , 一会听普通话 , 会给他们带来困扰 , 导致孩子拒绝开口 。
文章图片
二、照顾孩子过于周到
生活中总是存在这样一种现象 , 孩子小手一指 , 小嘴一撅 , 家长就将孩子想要的拿到孩子面前 , 满足他们的需求 。
完全不需要孩子过多的表达 , 家长立刻就能明白孩子的意思 , 以至于慢慢地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即使自己不开口说话 , 也能获得自己想要的 , 那干嘛还要说话呢?
三、家人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太少
想要和孩子说话 , 但是又没有过多的沟通 , 不经常在孩子面前表达 。 家长应该让孩子多听听父母的对话 , 多汲取一些词汇量 。 因为孩子能直接接触到的人也只有父母亲人而已 , 只能通过父母来获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
文章图片
让孩子多听、多说才能保证正常的口语输出 , 如果白天爷爷奶奶不跟孩子沟通 , 晚上父母回来了 , 也只是拿着手机只顾自己玩耍 , 不与孩子沟通 , Ta还怎么去学习新词汇 , 进而去表达自己呢?
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尽早开口说话呢?
第一 , 一定要多说多听
家长要经常的和孩子说话 , 不要因为他不会说 , 说话慢 , 就放弃与孩子讲话 。
父母可以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 , 与他一起发现其中的乐趣 , 久而久之 , 孩子的词汇量达到了 , 他自然而然地就开口说话了 。
文章图片
第二 , 不要把孩子照顾得太好
- 2岁孩子自控力培养,5个步骤,让宝宝学会在规则中主动放弃
- 7岁男孩长“双排牙”,原因是妈妈的精细喂养,换牙期宝宝要注意
- 新手妈咪首孕期间,食物禁与宜,勿快乐自己的口却伤害宝宝的健康
- 宝宝3岁前的记忆会消失?只有个别孩子例外,但一般都不是好事
- 天气越来越热,想要给宝宝戒尿不湿?以下三方面宝妈要清楚
- 孕妇一般几个月开始“显怀”?显怀时间的早晚,和这些因素有关系
- 五国“最美宝宝”走红,为什么当代孩子普遍比以前漂亮?原因有三
- 宝宝吃辅食后,喂奶量该如何调整?宝宝各月龄奶量,父母要谨记
- 婴儿时期,宝宝大脑若有以下“有趣”反应,长大后往往智商会很高
- 半个苹果,几粒红枣,酸甜开胃的辅食,还能预防宝宝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