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作业就鸡飞狗跳?不是孩子难带,是你修行不够

你有没有冲孩子发火的时候?
要出门了 , 孩子使劲儿地磨蹭;该写作业了 , 孩子一会儿要上厕所 , 一会儿要喝水;该练琴了 , 练琴十分钟 , 动员一小时……
你强忍住心头的怒火 , 威逼利诱带恐吓 , 就是不管用 。
终于劈里啪啦一通吼 , 再赠送两巴掌 , 孩子马上就像受伤的小鸟 , 含着眼泪写作业练琴 , 还用讨好地眼神看着你 。
内疚感涌上心头 , 慈爱的看着含泪的孩子 , 但不到五分钟 , 内疚感又被愤怒代替 。
这样的轮回 , 几乎每天都会上演 。 妈妈们聚在一起谈论孩子 , 纷纷表示“这届孩子太难带” 。 真的是这届孩子难带吗?其实并不是 。
我们那么容易陷入生气 , 乃至愤怒的情绪 , 是我们不了解愤怒的真相 , 缺乏掌控情绪的能力 。
一写作业就鸡飞狗跳?不是孩子难带,是你修行不够
文章图片
01
关于愤怒的误区
关于愤怒 , 问十个专家 , 可能会给出你十个建议 。 其中很多建议是自相矛盾的 , 让我们更容易陷入关于愤怒的误区 。
误区一:愤怒需要发泄
有专家说 , 愤怒了不能压抑自己 , 要发泄出来 。 表达愤怒 , 可以减轻愤怒对健康的影响 , 让你看起来没那么生气 。
但实际上 , 发泄愤怒同样会引起疾病 。
根据马里兰大学的心理学家和愤怒研究者艾伦·西格曼博士的研究 , 发泄愤怒是患心脏病的一个极其危险的因素 。 发泄愤怒容易导致动脉损伤 , 比起忍住怒气不发作 , 尽情发泄愤怒更可能损害健康 。
误区二:愤怒时采取暂停策略
有的专家意识到了宣泄愤怒的危害 , 于是发明了“暂停策略” 。 生气的时候远离事发现场 , 出去走一走 , 气消了再回来 。
听起来很有道理 , 暂停策略 , 可以避免事态变得更坏 。 但暂停策略 , 只是一种暂时的逃避 , 让你生气的事依然存在 , 不会因为你转身离去而消失 。 长远看反而会影响控制情绪的能力 。
一写作业就鸡飞狗跳?不是孩子难带,是你修行不够
文章图片
误区三:外部事件让你生气
你生气 , 是因为孩子不写作业 , 不练琴 , 路上有人按喇叭 , 排队被加塞 。 所以 , 你理所当然的认为 , 是因为别的人 , 别的事让你生气 。
对同一件事 , 不同的人反应是不同的 , 甚至对同一种情况 , 你的反应也不是每次都一样 。 这些不同的反应说明了什么?说明让人生气的 , 并不是外部事件 , 而是你自己对外部事件的反应 。
心理学大师阿尔伯特·埃利斯在《控制愤怒》中说 , “你的愤怒情绪是你自己造成的 , 不是那些你认为很讨厌的人让你生气 。 ”
只有找到愤怒的本源 , 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 愤怒的本源在哪里呢?恰恰是你自己 。
02
愤怒的本源—对他人和环境的必须强迫症
早在2000多年前的公元1世纪 , 哲学家爱比克泰德就说过 , 控制人们的不是事件本身 , 而是对事件的评判 。
不管是焦虑 , 还是愤怒 , 本源都是自己不合理的期望 。
阿尔伯特·埃利斯在《控制焦虑》中指出 , 不合理期望通常表现为“必须强迫症”—对自己的必须 , 对他人的必须和对环境的必须 。 对自己的必须信念导致焦虑 , 对他人和对环境的必须则导致愤怒 。
一写作业就鸡飞狗跳?不是孩子难带,是你修行不够
文章图片
回到让你又爱又气的孩子身上 , 为什么那么容易让你生气?让你生气的 , 是孩子的行为 , 还是孩子的行为不符合你的预期?
孩子磨磨蹭蹭不写作业 , 写作业敷衍了事 , 你的火气蹭得就窜起来了 。 你对孩子写作业期望是什么?必须认真 , 必须工整 , 必须全对 , 必须自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