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责,其实是嫌弃( 二 )


但有时候我们会去否定了这一点 , 一直把孩子当成是我们的一个累赘 , 特别是我们要牺牲自己才能够去满足到孩子 , 在这样的情形下 , 孩子甚至会觉得 , 如果他不能够按照你的方式的话 , 他会愧疚 。
因此我们往往用这种方式去左右孩子的自主 , 这也就意味着孩子离你越来越远 , 虽然他有可能会听你的话 , 他会很乖巧 , 甚至于讨好你 , 然而他并不是为了跟你建立更好的关系 , 而是为了避免自己产生一种愧疚的感觉 。
指责,其实是嫌弃
文章图片
3、经常把情绪发泄当成是一种教育
有时候父母的情绪会非常糟糕 , 哪怕孩子没做什么 , 也会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一个出气筒 。
我微博上面经常收到一些私信 , 有很多的人说 , 我父母特别是我父亲在外面是一个蛮好的人 , 但是回来了以后是个暴君 。
这有可能是因为家人 , 因为你是他的孩子 , 不管他对你怎么样你都离不开 。 在这种情形下面 , 我们作为孩子离不开的话 , 只能受着 , 但是心里边会很难过 。
所以如果我们自己作为父母的话 , 在跟你的孩子的沟通中 , 你认为是在教育他 , 更有可能是我们找了一个合理的理由 , 然后恼羞成怒 , 发泄自己的情绪 。
我经常说愤怒的背后是无力和无助 , 或者是一种沮丧和羞愧 。
那么在这种情形下面 , 我们如果一旦愤怒了以后 , 我们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情绪 , 完完全全就像回到了一个孩子的本能状态 。
什么是本能状态?一旦我们有情绪 , 必须要马上做出一个行为 , 我们是没办法去节制自己的情绪 , 也没办法处理自己情绪 。
有点像我们经常说的 , 我揍你是因为你惹我生气 , 这就很有道理 , 但是这个道理只存在你是可以掌控别人生命 , 这种完完全全就是君王是和奴才之间的关系 , 暴君杀人是不需要理由的 , 因为你是属于我的奴才 。
所以很多的父母可能在无意识中间认为自己可以控制自己孩子生命 , 在这种关系里 , 我们就会说 , 我的情绪你必须要受着 , 你是我的孩子 , 你是没有任何反抗的权利的 。
在这种情形下面 , 我们再跟孩子沟通的话 , 我们其实只是在发泄情绪 。 这种急性情绪长久积累的话 , 到后来我们会嫌弃自己的孩子 。
指责,其实是嫌弃
文章图片
所以 , 当我们发现以上这些沟通误区以后 , 我们是需要去避免的 。 那是一个雷 , 我们尽量不去睬;那是一个坑 , 我们就尽量不入坑 。
如果能够这样的话 , 那对我们跟孩子之间的关系或者跟亲密中伴侣之间的关系 , 或者其他的人际关系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
作者简介:
胡慎之 , 关系心理学家 。
绅塾创始人 。
中国心理学最有影响力50人之一 。
CCTV心理访谈特邀嘉宾 。
20年的咨询实践 , 15000小时的个案经验 , 向日葵心理创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