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将来有没有出息,关键看3-6岁的表现,不用等长大

李玫瑾教授是最近几年最受关注的育儿专家之一 , 她的本职工作是公安大学教授 , 但是因为长期研究青少年心理问题 , 所以在育儿方面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 。
李玫瑾教授说过:
绝大多数的成功者、被人们敬佩和记住的人一定是有人类最基本的情感 , 他们有责任感、有同情心、有博爱 , 他们能自制、能付出、能够与人合作 。 而责任、自制、合作、付出等均为人的性格 , 不属于智力的范畴 。
李玫瑾:孩子将来有没有出息,关键看3-6岁的表现,不用等长大
文章图片
而在心理学中3-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 , 一个孩子的性格 , 在3-6岁基本就定型了 , 如果孩子未来不受到大的刺激 , 性格就不会有大的改变 。
因此 , 李玫瑾教授认为 , 孩子将来有没有出息 , 关键看3-6岁的表现 , 不用等长大 。
李玫瑾:孩子将来有没有出息,关键看3-6岁的表现,不用等长大
文章图片
3-6岁注重对孩子性格的培养
杰克·霍吉的《习惯的力量》中说:思想决定行为 , 行为决定习惯 , 习惯决定性格 , 性格决定命运 。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 , 他们没有什么思想 , 所有的行为都来自于本能 , 很多行为都不规范、不礼貌 。 而这些行为一旦在3-6岁如果不加以阻止 , 就会形成习惯进而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 。
李玫瑾:孩子将来有没有出息,关键看3-6岁的表现,不用等长大
文章图片
因此 , 李玫瑾教授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6岁前要对孩子说不!也就是在6岁前一定要给孩子立规矩 , 规范他的行为 。
6岁前给孩子立下这几个规矩!
1、你需要“等待”
作为一家一户的“宝” , 孩子在3岁前习惯了一哭就什么都有、什么都先紧着他来的生活 , 孩子通常会将“首先满足我的需要”看做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
但是在现实世界中 , “先来后到”的规则、“尊老爱幼”的传统都需要克制这种想法 。 所以在3-6岁 , 家长一定要给孩子立下学会“等待”的规矩 。
李玫瑾:孩子将来有没有出息,关键看3-6岁的表现,不用等长大
文章图片
2、你需要承担“责任”
孩子从出生到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 , 3-6岁时有些家长也觉得孩子还小 , 等他长大自然就懂了 。
殊不知 , 责任心的培养是一定要从小事做起、从小时候开始的 , 3-6岁家长就应该让孩子参与简单的家务、照顾弱小、接受批评、亲自道歉、尽力做出补偿 , 这样孩子才能明白自己身上也有责任 , 做事时也会更周到的考虑 。
李玫瑾:孩子将来有没有出息,关键看3-6岁的表现,不用等长大
文章图片
3、你需要考虑他人
3岁左右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时期 , 这时孩子会有很明显的“强调自我”的表现 , 而且完全考虑不到他人 。 所以他们看到喜欢的就要拿到手里、随时可能大喊大叫 , 完全不会考虑这个东西是谁的、自己是不是处于公共场所等问题 。
这时家长一定要明确的阻止孩子 , 并且提醒他其他人的感受 , 帮他形成为他人考虑的习惯 。
李玫瑾:孩子将来有没有出息,关键看3-6岁的表现,不用等长大
文章图片
李玫瑾:孩子将来有没有出息,关键看3-6岁的表现,不用等长大】虽然实施起来可能会有点难度 , 但是家长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 , 并且在生活中要给孩子做好榜样 , 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