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排挤,聪明家长不是让孩子自己处理、而是先了解“孩子圈”( 二 )


孩子被排挤,聪明家长不是让孩子自己处理、而是先了解“孩子圈”
文章图片
其实 , 欺凌和受排挤之所以会令家长表现不一 , 主要是大家认为欺凌是触犯了我们守护孩子的底线 , 而受排挤只是相处间的轻微摩擦、伤害系数不高没必要大动干戈 , 但事实并非如此 , 孩子们的世界很单纯 , 他们对朋友的渴望不亚于家长所爱 , 人生难得一知己、孩子也是如此 , 家长不能知孩子所想 , 大多数还是不了解孩子的圈子 。
大人眼中的孩子圈
在家长看来 , 孩子圈的组成就是游戏内、和游戏外 , 能玩到一起的孩子就在一个圈子里 , 不能玩在一起自然会被排挤游走在圈子外 , 那些“我不跟你玩了”、“我不喜欢和你玩”的排挤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
孩子被排挤,聪明家长不是让孩子自己处理、而是先了解“孩子圈”
文章图片
可 , 孩子圈的真正组建并非如此简单 , 它通常都是由以下几种方式组建而成:
【1】兴趣
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亲密相处 , 更多是源自于第三方的兴趣相连 , 有共同的话题 , 共同的思想 , 共同的目的 , 最终才会自然而然组建一个充满欢乐的孩子圈 。
孩子被排挤,聪明家长不是让孩子自己处理、而是先了解“孩子圈”
文章图片
这个圈子的孩子通常不喜欢被打扰 , 他们不喜欢一些小朋友未经允许的“打扰” , 为了维护自己圈子的安宁 , 这些孩子通常会有一些无奈的语言攻击 , 比如“你不要搞破坏了”、“我不想和你说话”等 , 但这些孩子 , 我恶意他们只不过是 , 为了维护自己的圈子罢了 。
【2】集体
集体性的孩子圈一般提前在公共场合所形成的交友关系 , 比如 , 学校、课后辅导班、春游等参与性环境 , 这些孩子一般会在集体的参与里因为“被需”而走在一起 , 比如学习和写作业的时候借一块橡皮擦 , 在交流里两个人因为互相帮助的情感逐渐成为学习路上的并肩伙伴 。
孩子被排挤,聪明家长不是让孩子自己处理、而是先了解“孩子圈”
文章图片
这种集体下产生的孩子圈一般会非常仗义 , 在伙伴受到欺负委屈的时候会挺身而出 , 有时候伙伴被同学踩一脚都可能带有敌意 , 这种敌意也是因为友情而起、虽然霸道但也十足温暖 。
【3】家长
有一种孩子圈叫做“七大姨、八大姑聚会” , 这个圈子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相处认识、且连着血缘关系 , 平时宝妈一群带着孩子没事干的时候就会凑成一桌 , 大人在一旁嗑瓜子聊八卦 , 孩子们则在一旁嘻哈打闹 , 而受到家长的影响 , 孩子自然而然也就组成了“和家长同行的圈子” 。
孩子被排挤,聪明家长不是让孩子自己处理、而是先了解“孩子圈”
文章图片
这个圈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因父母而建” , 都是熟悉的人所以孩子们之间发生的摩擦矛盾也会比较多一些 , 各种“我不跟你玩”、“我走了”简直是愁坏了家长 , 实际上孩子的这些排挤并无恶意 , 只是为了达到玩耍中的某个目的 , 比如想要足球不给 , 想要定规则不允等 , 再加上家长在一旁监护又容易激发孩子的“被需感” , 所以很多熟悉的孩子凑在一起往往更容易鸡犬不宁 。
孩子被排挤,聪明家长不是让孩子自己处理、而是先了解“孩子圈”
文章图片
综上可见 , 被排挤在“孩子圈”里并非恶意性存在 , 因为圈子所建的性质不同、故而需求也就不同 , 但孩子们是当局者迷呀!被排挤的孩子会不自信、一个人玩、不爱说话、柔弱、敏感等 , 有的时候甚至还会因为童年被排挤而留下伤疤、影响一生 。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 , 不管他们遇到大事还是小事家长都应该是孩子最好的成长导师 , 当孩子被排挤求助的时候家长一定要认真对待及时给予孩子帮助 , 引导他们融进圈子才是有效的社交能力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