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随父|首批“随母姓”的孩子已成年,三重尴尬坦然面对,他们不后悔
文章插图
给孩子起名字,是婴儿出生后,父母要做的第一件重要的事。
自古至今,子随父姓,根深蒂固,进入千禧年后,新晋小家庭悄然流行孩子随母姓。
如今二十一年过去,首批“随母姓”的孩子已经成年,在他们的生活中,作为“随母姓”的少数人,都曾遭遇到不同程度的尴尬。他们后悔了吗?这些尴尬又该怎么应对呢?
文章插图
恋爱遭遇特别尴尬,“随母姓”,闹乌龙王琳今年二十岁,同男友恋爱一年,感情稳定,双方家长见面的那一天,没想到却因为“随母姓”闹了个大乌龙,特别尴尬。
当天王琳跟男友的爸妈都穿戴一新,六人围坐,王琳的爸爸主动自我介绍:“两位亲家好,我叫赵东峰,是王琳的爸爸……”
话音没落,男友父母的脸色就变了,眼神在王琳的爸妈脸上游走,准婆婆终于忍不住,“你们离异几年了?王琳妈妈一个人带孩子,不容易吧?”
文章插图
王琳姓王,她的爸爸却姓赵,被误会成是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对王琳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她笑着解释:“阿姨,我爸妈感情很好,没有离婚,我是随母姓。”
原来,王琳的父亲家族人丁兴旺,母亲是独女,当初父母结婚生了王琳,经过商量,便让王琳随了母姓,父亲也并没有觉得不妥当。
“不管跟谁姓,都是我的女儿,我一样疼她,她一样孝顺,你们说是不是?”王琳的父亲大笑起来。
误会解除,饭桌上重新其乐融融,准婆婆竖起大拇指:“你们家真酷!”
文章插图
千禧年后,开始流行随母姓,尤其是二胎家庭按我国的传统姓名习惯,子随父姓,天经地义,千禧年后,在年轻父母中间,开始流行孩子随母姓,尤其二胎家庭,一个跟父姓,一个跟母姓,变得十分普遍。
文章插图
★传统被打破,并非是追求个性,查史有据可依
追溯人类的姓名史,最早的古人类是先有名,后有姓,起初名字是一个人的代号,后来为了避免“同族不婚”,才有了姓氏。
“姓”字为汉字中的会意字,拆解开来,“女”字为偏旁,取其“生母”的意思,最早的母系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就是随母姓的起源。
文章插图
★当代随母姓,基于家庭实际状况,与家庭地位无关
从姓名史的发展不难看出,母系社会的“随母性”是为了方便族群管理,后来男权高于女权,父系社会制度下,自然而然的又演变为子随父姓,并延续至今。
当今时代,现代化文明改变封建思想,社会包容度更强,孩子跟谁姓,不再是权力的象征,可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商量而定。
有的家庭,父亲让孩子随母姓,是他爱妻子的一种方式,有的家庭,女方家人丁单薄,孩子随母姓,是给老人的一种安慰。
文章插图
★二胎家庭,同父同母不同姓,老二往往“随母姓”
千禧年后,随着二胎家庭的增多,年轻的父母往往都是独生子女,家中形成“四个老人,两个年轻人,两个孩子“四二二”格局,老大随父姓,老二随母姓,爷爷奶奶跟姥姥姥爷皆大欢喜,已不是少数。
除去对老人心理上的安慰之外,这种姓氏的改变,也有助于将来老人的赡养,老人的财产继承等问题。不论孩子跟谁姓,都是二胎家庭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 小时候过新年穿新衣,现在新年你们会给孩子准备特别的仪式感吗?
- 父母|孩子如果出现下面几点,证明是被父母宠溺坏了,要赶紧纠正
- 宝妈|如果流露出5个迹象,父母不用藏着掖着,说明你把孩子教育的很棒
- 目标感|孩子懒惰没有目标?比定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目标感”
- 6岁之前,别教孩子学画画!
- 孤独症孩子语言理解能力差怎么办?几个建议帮到你
- 说话晚、咬字不清?重视孩子语言障碍,别让语言迟缓耽误孩子一生
- 孤独症孩子的11种常见问题行为(附加应对方法),家长速看
- 天使科普:这些表现是孩子智力低下的早期信号,家长可以注意了!
- 萱萱|伺候儿媳坐月子,三方面要多忍让,是诱发“婆媳矛盾”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