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量|家长想让孩子拥有好口才 可以借鉴这些方法( 四 )


方法:一般开始朗读的时候速度较慢,逐次加快,一次比一次读得快,最后达到你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
要求:读的过程中不要有停顿,发音要准确,吐字要清晰,要尽量达到发声完整。因为如果你不把每个字音都完整的发出来,那么,如果速度加快以后,就会让人听不清楚你在说些什么,快也就失去了快的意义。
温馨提示:角色互换在这里就派上用场了,家长来读,让孩子来听。让孩子帮助挑你速读中出现的毛病。比如哪个字发音不够准确,那个地方吐字还不清晰,等等,这样就更有利于你有目的地进行纠正、学习。你还可以用录音机把孩子的速读录下来,然后让孩子自己听一听,一起帮助孩子从中找出不足,进行改进。这样的活动可以极大地密切家长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学中玩就是这样来的。
3、家长和孩子一起来练习背诵法
背诵法其实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背(有声无声的记记忆),二是诵(不看书而大声朗读出来)。这种训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孩子拥有出色的记忆能力,二是培养孩子拥有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
诵是对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就是我们常说的朗诵。它要求孩子在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声情并茂的表达。背诵法不同于我们前面讲的速读法。速读法的着眼点在快上,而背诵法的着眼点在准上,要求孩子所背文章一定要准确,不能有遗漏或错误的地方,而且在吐字、发音上也一定要准确无误。
温馨提示:有些孩子平时特别不愿意背课文,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这个不好的习惯,那不妨和孩子一起来练习背诵,有你的参与,可以带动孩子背诵的热情。有时还可以比赛,看谁最先背完,看谁背的准确,看谁朗诵声调好听等。
4、家长和孩子一起来讲故事
孩子从小就最喜欢听妈妈或爸爸讲睡前故事,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到了小学阶段,家长就可以换位思考了,为何不将给孩子单纯讲故事,变为家长和孩子一起编故事,或者把看过的文章或小说,将其中的故事情节讲给别人听呢。
要讲故事看起来很容易,要真讲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家长和孩子体验之后,可能会发现自己一讲起来,仿佛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干干巴巴,毫无吸引力。因此讲故事也是一种才能,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把故事讲好的。
学习讲故事是练口才的一种好方法。讲故事可以训练人的多种能力,因为故事里面既有独白,又有人物对话,还有描述性的语言、叙述性的语言,所以讲故事可以训练人的多种口语能力。这里的方法是:
(1)分析故事中的人物
故事的情节性是十分强的,而且故事的主题大都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在讲故事以前就要先研究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比如我们要讲皇帝的新衣这个童话故事,那么你就要分析其中的几个人物以及他们的性格,然后把国王的愚蠢无知,骗子的狡诈阴险,大臣的阿谀奉承、不分是非,乃至小孩的天真无邪都用语言表现出来,这是一项不轻松的差事哟。
(2)掌握故事的语言特点
家长必须要让孩子清楚一点,讲故事的语言不同于其他文学形式的语言,其最大的特点是口语性强、个性化强。所以当我们拿到一个材料的时候,不要马上就让孩子开始练习讲,而要先把材料改造一下,改成适合我们讲的故事。这就需要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来配合完成了。
(3)反复练讲
通过反复练讲让孩子达到对内容的熟悉,最后能使自己的感情与故事中人物的感情相融合,做到惟妙惟肖地表现人物性格,语言生动形象。另外,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边练讲,还要边注意设计自己的表情、动作。如果能录下来最好,让孩子去观察自己的临场发挥,体会一下自己讲故事时的表情、动作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