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需要很少

人,何以会痛苦,是大家都想搞懂的一个人生问题 。尤其是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金钱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身心疲惫,内心痛苦不堪,即使那些腰缠万贯的富翁也不例外 。所以,当一个不是道士的道士——李一——能够在全国掀起一阵以聚敛钱财为目的的所谓“养生狂潮”也就不足为奇了,甚至包括许多社会精英人士也盲目地加入到了这阵狂潮之中,实在值得我们深思 。
由此来看,幸福与快乐和金钱与知识水平并不成正比,甚至有时成反比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奇怪现象的产生呢?以我这次旅途的亲身经历来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还不明白一个看似非常简单的道理——一个人一生其实只需要很少 。
由于路途遥远,这次回家前我特意提前买了许多车上吃的东西,整整装了一大包 。然后,我就等着在车上饱吃饱喝一顿 。可是,当我上了车之后却发现身体有点不舒服,整个人几乎什么东西都不想吃,甚至有时闻着周围的人吃着香喷喷的方便面我就想吐 。于是可笑的是,当我回到家里时,竟发现包里吃的喝的几乎都没动 。但我想这可能只是偶然现象,也就没太在意 。
所以,当我离开家时又是食物提了一大包,生怕把自己的肠胃饿着了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此前的一切又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让我措手不及 。原来,自己晕车 。然而奇怪的是在两次旅途结束时我都没有感到非常得不适,更没有自己担心害怕的饿得头昏眼花,而整个路途要有整整两天两夜的时间 。看来,真的是我低估了自己 。
那么,我可不可以反过来说呢,也就是说我高估了人生?——如果把这次旅途比作人的一生的话 。我错以为维持一个人的生存需要很多很多的东西,比如数不尽的金钱,比如享受不完的物质,又比如至高无上的权利,比如永不凋零的美色 。而结果却是一个人一生真正需要的东西真得很少,或许温饱就足够了,或许健康就可以了,又或许有个幸福的家庭就再好不过了 。
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们往往被人性中恶的一面蒙蔽了,被内心膨胀的欲望诱惑了,以致把生活看错,把人生中最重要的事遗忘了 。于是,为了满足自己对权力和金钱的不尽渴望,满足自己对生活无穷的享受欲,我们必须不断地奔波、攫取,然后又费尽心机地永远占有它们,整个人的身体和神经始终处在一种紧张的状态,最终迷失了自我 。
所以,我们才会痛苦 。因为我们背上的包袱是越来越重,我们舍不得放下既得的利益和权力,舍不得放下金钱和美色,最终被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 。可是,我们却唯独把人之所以能够强大的灵魂忽视了 。所以,我们的心灵才越来越来孱弱,而一个孱弱的灵魂就如同一片贫瘠的土地,是无法开出快乐和幸福之花的 。
【原来,我们需要很少】的确,人生需要很少,但绝不是说我们同时就可以放弃精神的追求 。
一句“知足常乐”,曾拯救了许多人,却也毁了不少人 。不是老祖宗的教导不对,而是我们这些子孙都忙着追求了物质,平时疏于精神食粮,以致根本读不懂这句话背后的更深层次含义了 。知足的确可以常乐,但知足的只能是物质享受,而不是精神追求 。原因很简单,物质的享受永远只能是身体的沉重背负,而精神的追求却可以化为生命内在的骨肉和力量;前者只能拖累人生走向终极的快乐,而后者却可以帮助我们早日到达“极乐世界” 。
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讲,精神的永不满足看似是一种“加法生活”,带来的只能是更多的沉重和苦痛,实质上却实在是一种真正的“减法生活”,只不过它是通过增加幸福公式中被减数的方式来实现幸福结果的最大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