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光刻机,中国半导体还差这口“气”( 四 )


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也加深了国人对半导体产业的认识,人们的焦点从设计、制造等单一环节,扩展至科研、开发、设计、材料制造、集成应用与系统生态的全体系上来 。
同时,长期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此时正处于产业跃迁的关键转折点 。一方面,中国手握世界领先的5G技术,随时准备弯道超车;另一方面,中国在半导体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受到他国掣肘 。优势与劣势极度不平衡的现象,严重制约着中国的国际竞争 。
从2018年的中兴事件,到2019年的禁用华为,再到最近逼迫TikTok“卖身”和“清洁网络”行动……美国政府的举措,让中国切实看到,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半导体产业体系,是关键性的战略部署,也是实现赶超的突破口 。
作为“工业粮食”,加速特种气体国产化,就是尽快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建一座自主的工业粮仓 。
在政策利好和市场空间的双重驱动下,近年来,特种气体在资本市场上备受青睐 。
以金宏气体为例,2020年5月20日,证监会同意其向社会公众公开募资超17亿,其中,超过60%将用于电子特气新产品研发,以实现打破国外垄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随后,国盛证券发布研报,预计金宏气体在此后三年将分别实现营收13亿、15.3亿、17.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81亿、2.46亿、3.04亿,给予“买入”评级 。
无独有偶,2019年末在科创板上市的华特气体,也在公司年报中强调,将加大对电子特种气体的研发投入和营销网络覆盖;近日,又发行网下配售股127万股,涉及股东262名,其中不乏长期战略投资基金 。
事实上,南大光电、昊华科技、雅克科技、凯美特气等一众国内特气企业,都在积极拓展电子特气领域业务,并获得资本加持,在技术上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同时,抢占巨大的替代空间 。
各种内外因素的叠加,一旦中国特种气产业下决心突破,相信一定会诞生出行业内乃至全球性的巨头 。
【本文作者华商韬略,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 。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